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87期答案进入阅读模式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87期答案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4-05-08 16:37:58|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相关推荐: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87期

1.【【】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理论中后现代主义的相应观点。

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故此题选择D项目

选项A、丰富性是指学校中传授的主要学术性学科都有他们终身的历史背景、基本词汇和最终词汇,因此每门学科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丰富性。这种丰富性能创造各种领域进行合作的、对话性质的探索,因而它与现代主义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它体现了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选项B、关联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方面,称为教育上的关联。它强调,在构建课程时要考虑一整套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也要强调其中的关系。(2)文化方面的关系。有关文化的和宇宙论的关系,虽然在课程之外,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课程就在其中形成。

选项C、严密性的作用在于使改变了的课程避免滑入不能控制的相对主义”以及情感上的唯我主义的怪圈。

ABC第三项目4R中的内容,故本题答案为D

2.【【】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新课程改革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选项A、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

选项B、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选项C、艺术与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选项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题干中问的是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项ABD公司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

3.【【】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类型中的隐性课程。

选项A、显性课程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选项B、学科课程主张分科设置课程,即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

选项C、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

选项D、隐性课程指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这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题干中校风、学风属于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没有计划性的课程形式,所以是隐性课程。故选择D

4.【【】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设计的三层次。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选项A、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选项B、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选项C、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选项D、教学参考书属于教材的一种形式。

题干中,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是考试的核心问题。课程标准规定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所以考试命题的依据应该是课程标准,故选择B

5.【【】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选项A、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的作用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选项B、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在新课改中,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选项C、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故考试用书属于教材。

选项D、教材的主体为教科书和讲义,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ACD公司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项目

6.【农业银行】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选项A、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文化传统对学校课程均起着制约作用。

选项B、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建构起对知识的起源与性质、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形式与分类的观点,而这些都对课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选项C、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学校课程,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就是要求课程的组织,不仅要遵循学科内容本身的逻辑,而且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和阶段,因为学生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所能实现的程度。

选项D、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建立在不同教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以及课程的历史,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根据以上内容,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包括社会、知识、儿童,课程理论虽然制约着课程,并非主要因素,故本题答案为美国广播公司

7.【A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性。

选项A、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超越了学科的逻辑体系。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性。

选项B、综合实践课程克服了传统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从生活中选择活动主题和内容。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融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它是整体的、开放的。故而综合实践课程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选项C、综合实践课程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要求从以学习系统书本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向侧重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性。

选项D、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合作伙伴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这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自主性。

综上所述,ACD公司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因此题干表述正确。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内容的概念。课程内容包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种性质的知识内容。其中直接经验是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间接经验指理论的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基本成果。因此,题干中的表述为间接经验。故本题表述错误。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下载中公教育应用程序

中公精品直播课

多种题型等你来练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领取备考大礼包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