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招聘>备考资料>面试指导>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教育现象类之“小学化”进入阅读模式

结构化——教育现象类之“小学化”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4-01-24 15:48:27|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幼儿园大班幼儿严重流失,在园大班幼儿数远远少于中、小班,而所谓的学前班”却爆满,作为教师你怎么看?

【答案要点】

1.提出观点

学前教育是指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之间这一阶段的知识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所谓的学前班是典型小学化的现象,在学前阶段运用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教育活动,这种超前式的教学内容并不符合学前教育发展预期,此种小学化”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2.分析论证

引起小学化的原因如下:

(1)受当代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家长产生了错误的教育观念,现在社会中存在很多幼升小的考试,为了让孩子能够上更好的学校,家长选择在幼儿园期间让孩子学习大量的知识来应对升学考试。

(2)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

在起跑线上,把孩子与同龄幼儿进行对比,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强制性培养孩子的特长。

(3)学前教育整体不健全,教育部门监管不力。一些教育部门对此不重视,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监管、对幼儿教师资质的审查、对幼儿园办学资格的审查都出现疏忽现象,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具有监管不力的责任。

小学化”对幼儿造成的危害如下: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幼儿的大脑、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

善,不能够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若此时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内容过难、 要求太高,幼儿往往得到的是消极的情绪体验,引起厌学心理。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

小学化的教育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 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3)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

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且只注重智力因素忽视了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

3.落实解决

(1)各地教育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措施规范学前教育,国家要增设公办幼儿园,建立优秀示范园。淡化其浓重的应试功利色彩,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育儿观念。教师应该帮助家长意识到幼儿教育“小

学化”的潜在危害,改变以往的功利和焦虑心态,真正还孩子一个宽松、快乐的生活环境。

(3)幼儿园遵循教育规律,转变教育理念,将教学重点从学习外语、拼音识字转

向重点培养孩子真善美的价值观、与人相处的能力、创造力与想象力等。

(4)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师资专业化培训,规范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保证

幼儿的活动时间。将游戏作为活动的基本形式,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

力。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