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招聘>(意大利)>面试指导>说课>

小学美术走进春天》说课稿进入阅读模式

小学美术走进春天》说课稿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12-21 09:24:02|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一、说教材

走进春天》是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内容。本课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脚步,来感知春天的色彩、春天的活动,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验寻找和发现春天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学情

小学中段的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能大胆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

2“”“”“”“”“”“”“”“”“”“”“”“”“”“”

三。最新消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则是: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采用讲述法、活动探究法、提问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绘画工具如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等。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所以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播放音乐“”“”“”“”“”“”“”“”“”“”“”“”“”“”“”“”“”“”“”“”“”“”“”“”“”“”《走进春天》。

环节二:感受春天,尝试发现

(一)感受春天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春天的美景图片,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回答后,继续追问: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春天来了?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感受春天的色彩及春天的活动。

(二)尝试发现

当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引导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鼓励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描述并讨论:你发现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么颜色为主?学生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教师小结:有粉红色、黄色、绿色、湖蓝色等,主要以绿色为主。引导学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探究春天的色彩。继续追问:除了用色彩表现春天,还可以通过什么表现春天?你知道哪些?学生可能会回答:如添画小燕子、蜜蜂、蝴蝶等表现春天。最后,我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并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怀特曾说:教育不是为了青年人谋生,而是教会他们创造生活,美术课程更是如此。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以春天为主题,用春天的色彩把春天里的所见所闻画出来。学生创作完成后自主展示并描述作品,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教师做最后总结。学生在展示成果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积极参与评价。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总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到大自然里尽情感受春天的美,还要做个护花使者,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渗透保护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用绘有春天颜色的纸,剪成漂亮的拉花,装扮教室。

八、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走进春天》说课稿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一)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电话: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