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模拟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辨析题:中多理论,专业阅读定乾坤进入阅读模式

教师招聘考试辨析题:中多理论,专业阅读定乾坤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11-02 12:30:40|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任培江

一、考场露怯

2023年8月26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落下帷幕。D类类中学综合卷中的辨析题,让很多同学摸不到缰”,有同学甚至说不知道在考什么,讲义上没有啊!”

这是D类类考生普遍的软肋——教育理论知识太薄弱!与非D类类地区的教综考生相比,大部分D类类考生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非常表浅,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常识考查的难度仅在知道”,综合的题目只要能关联到理论就可应付”,所以在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广度上,嗯,不能说没有,但真的,很局限。

这道辨析不就让咱们原形毕露”了——

新课程倡导的教育回归生活就是指学校课程生活化。”请对此观点作出判断和分析。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数250字。

二、场外溯源

幸好,我们曾在教综课堂上至少六次提到教育与生活的内容:①杜威:教育即生活;②斯宾塞:教育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④教育目的:教育生活论;⑤课程分类:生活课程相关主张;⑥新课改理念: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现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如果你是师范生或者教育学相关专业,大概率是阅读过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的,请翻开第三版274页,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第六节第二个小专题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内容”:把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解成学校教育生活化”学校课程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均是片面的,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扎心不?省略号的部分就是本题答案。可见专业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三、理论摘录

以下摘录于教育学基础》——

①“学校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它的内涵是教育来自生活,要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要服务于师生生活质量,促进师生的美好生活;它是对当下教育存在的各种错误的教育观念、知识中心弊端的否定。

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其个人生活经验正在出现日益扩大的鸿沟,学校成了教育的孤岛”,产生了学校生活远离现实生活世界的花盆效应”。因此,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这不仅是教育哲学的转向,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更是促进师生健康生活的需要。基于此,学校要重建教育观念,提高学校生活的质量,教育的重心要从知识传授转变为培育学生丰富的人性,为学生提供生活适应的指导,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还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学生生活不仅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 还包括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人生态度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学校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而成为培育丰富人性的场所。因此,学校生活应该呈现学生当前的生活,即对于学生来说真实的生气勃勃的生活,就像他在家庭、在邻里、在同辈群体中那样。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深和扩展学生关于与家庭生活同辈群体生活等相联系的价值观。教育应当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学校应该提供帮助学生进行生活适应的指导。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学生作为未成年者,对于玩乐与学习、消遣与体育、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等问题常常不知道如何解决,他们需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出路。学校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应当如何生活、发展解决未来人生问题的态度与能力,帮助他们改变对待事物的看法、想法、感受方法、行为方式,使得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四、构建答案

依据以上教材内容,我们答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1)观点+核心问题:× + 对“教育回归生活”理念理解片面

(2)对“教育回归生活”的理性认识

(3)对“学校课程生活化”的价值肯定

(4)践行新课程倡导的教育回归生活”要怎么做

因总字数只有250字,10行,建议就别分段作答了,注意卷面整洁,一整段整起吧!

【参考答案一】

题干观点错误,对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理解片面。教育和生活紧密关联,应为师生美好健康的生活质量服务。学校课程生活化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活交往方式、人生态度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有利于保证教育过程与目的的一致性。但为避免学校成为教育孤岛”产生花盆效应”,学校还需要重建教育观念,提高学校生活的质量,培育学生丰富的人性,为学生提供生活适应的指导,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还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如此,学校才能成为知识和人性养育的圣殿,使得每个人都能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参考答案二】

题干观点错误,对教育回归生活”的内涵理解片面。教育来自生活,要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要服务于师生生活质量,促进师生美好生活。学校课程生活化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载体来组织和实施课程,能够服务于学生生活兴趣经验和实际需要。此外,我们还应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确保课改的正确导向;焕发课堂生命活力,解放学生,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使符号化的文本更贴近学生生活;保障学生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利,在时间管理中规划个人生活。如此才能让教育回归生活,处理好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课程学习与生命成长的关系,将课改理念落实于教育实践。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