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模拟试题>

历史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春秋战国的动荡与交融进入阅读模式

历史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春秋战国的动荡与交融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11-02 11:03:02|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核心话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充分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内涵。回顾历史,春秋战国时代,民族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华夏族和周边民族逐渐从冲突转向了融合,最终成为了一个共同文化的群体,这为后来的汉族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此时期的政治动荡也是重要考点之一,现整理其相关基础知识并提供练习题。

一、知识呈现

(一)东周的列国纷争

1.时代特征

政治: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礼崩乐坏。

经济:铁犁牛耕。

思想:百家争鸣 。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2.时段(BC770-BC476)

时代特点:争霸。

战争性质:奴隶主争霸战争。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各国目标: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

3.日期(BC475-BC221)

时代特点:兼并。

战争性质:地主阶级兼并战争。

主要事件:三家分晋,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各国目标: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

(二)华夏认同观念

1华夏认同观念产生是民族关系最重要的变化。

2.表现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

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中原地区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周边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民族认同观念,同时促进了华夏族的发展。

(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1.过程

春秋时期: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重大政治改革。

2.表现

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开始产生。

(四)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民族关系

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为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基础。

2.对外交往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汉字已经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二、知识巩固

1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和发展的,以农为本,并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与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材料论述的是中华文化起源与发展的( )。

A.土性B.稳定性

C.测试有效性

2西周疆域辽阔,但各地言语分歧隔绝,于是周人把自己的言语定为雅言,区别于方言”。诸侯朝聘盟会时必有礼乐,礼则“雅言”,乐则“雅音”,礼乐皆尚雅。西周这一做法( )。

答:。形成了统一语言 B。繁荣了礼乐文化

C、。增进了文化认同 D。消除了地区差异

三。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处中,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交流和共同的斗争中,先进的优秀的东西不断为大家所认识和接受,并继续发展;落后的低劣的东西不断被抛弃和淘汰,从而使各民族之间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多,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关系和谐健康地发展,并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材料旨在揭示( )。

答:。各民族间的斗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B。文化基础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条件

C、。古代中国各民族的交融不断加强 D。汉族一直是民族交融的主导力量

4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西汉中期( )。

答:。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 B。蜀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文化中

C、。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 D。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

5.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标榜是黄帝的后裔;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禹的后代;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后,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后裔。据此可知( )。

答:。民族关系趋于平等 B。尊祖敬宗思想推广

C、。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D。华夏认同观念强化

6在春秋时代,尚存在着尊王攘夷”的呼声。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夷夏”高下之分,已经不足辨。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说明,战国时代( )。

答:。华夏文化的辐射力增强 B。礼乐成为夷夏交往准则

C、。百家思想呈现争鸣态势 D。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

7西周晚期至东周初,是早期史学发展的重要节点,历史表述主题侧重点由天命、族群及周王朝的发展变为贵族和诸侯功业等,中下级贵族及士阶层逐渐成为历史表述的主体,开诸侯国史著述之风、私人述史之风。这反映当时( )。

答:。士族政治开始出现 B。传统秩序受到挑战

C、。宗法观念持续强化 D。礼乐制度土崩瓦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

——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31572】答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文化是从中华大地上产生和发展的,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体现中华文化的本土性,A项目,BCD项目。A项目

2.【【】C解析:据题意可知,西周时期规定了雅言”作为官方语言,要求诸侯朝聘盟会时必有礼乐,礼则“雅言”,乐则“雅音”,礼乐皆尚雅,这就提升了周人言语的地位,强化了对周人和周人文化的认同,C类项正确;当时还存在区别于雅言的方言,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排除A类项;这一做法主要是强化了对周人的文化认同,并不能说明繁荣了礼乐文化,排除B项目;”消除了地区差异”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目C项目

3.【【】B解析: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处中……先进的优秀的东西不断为大家所认识和接受……从而使各民族之间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多……”说明文化基础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条件,B类项正确;材料说明民族交融的重要条件是文化基础,而非各民族间的斗争,排除A项目;“UNITHE”和“主导力量”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D项目。B项目

4.【【】B解析:根据材料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可知,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说明蜀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并融入汉文化之中,B类项正确;西汉中期,蜀文化融入汉文化之中,而非平民化趋势,排除A类项;根据蜀地墓葬的变化,无法判定其经济实力状况,排除C类项;两地文化的融合,说明文化交流密切,而非有限,排除D项目。B项目

5.【【】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十六国时期、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均以黄帝、大禹为祖先,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D类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民族关系并不平等,排除A类项;少数民族均以黄帝、大禹为祖先,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是尊祖敬宗,排除B类项;材料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未涉及国家统一趋势,排除C项目。D项目

6.【【31572】答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春秋时期上存在攘夷”的呼声,但到战国时期,夷夏之间已经不足以分辨,这说明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辐射力增强,A类项正确;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礼乐并非夷夏交往准则,排除B类项;材料体现的是华夏文化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并非百家争鸣,排除C类项;华夏文化影响周边民族,并不代表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排除D项目A项目

7.【【】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晚期至东周初(中国)。西周晚期至东周初期,史学由原来关注贵族到关注士阶层,说明传统秩序受到挑战,B项目“开始出现”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类项;宗法观念弱化而不是持续强化,排除C类项;礼乐制度土崩瓦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目。B项目

8.【参考答案】

论题: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主要途径。

论述:民族交往是从民族接触开始的,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比如,古代中国长城沿线,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其在地域上与汉族邻近,为各民族间生活和社会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多,各民族间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由此形成包括资源、信息和语言交流在内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民族交流。比如,北魏教文帝改革实行说汉话、穿汉服等措施,通过加强民族交流进而促进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重在文化交融、文化共享,通过血缘交融、习俗交融、信仰交融等,达到心理交融,心理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高层面。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互相通婚,少数民族政权还积极推进儒学教育,从而推动各民族形成对儒家文化信仰和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

总之,正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才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基础,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