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特岗教师>备考资料>笔试指导>

课程目标取向进入阅读模式

课程目标取向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02-20 08:59:36|来源:中公特岗教师考试网 牛凯

一、考情分析

在特岗考试中,课程目标取向这一部分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在考试中,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取向中的特点进行区分,明确每个课程目标取向的典型区别,能够通过例子进行区分。在做题时,很多人很难正确的区分清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帮助大家能够更快地完成题目。

二、考点解析

课程目标取向

三、试题

1张老师要求学生参观博物馆回来后谈谈各自看到的有趣的事情,这种关注学生创造反应形式的目标是()

A.B.有效性

C.有效性

【【31572】C解析:该题考查舒伯特的课程目标取向。课程目标取向分为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普遍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选项A、行为目标是指以具体的、可操作性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选项B、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选项C、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参与活动时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选项D、普遍性目标是指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其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目标等同起来。

题干中老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是让学生表现自己个性化的特点,故本题选C、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制作、绘画、演奏等,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教学目标属于()。

A.有效性B.有效性

C.有效性D.有效性

【【31572】C本题考查课程目标分类。课程目标取向包括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其中,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比如在知识或艺术领域中,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结果是尝试,尝试进行绘画、演奏音乐、设计、制作,等等。对这些尝试的评价应该着眼于创造,而非根据事先规定的模式或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制作、绘画、演奏等,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教学目标属于生成性目标。 C项目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