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学科知识与能力>体育>

体育教师资格笔试-体育保健学《健康概述》进入阅读模式

体育教师资格笔试-体育保健学《健康概述》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2-10-14 13:49:00|来源: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一、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1968年,世卫组织进一步明确,健康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更加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是全世界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健康是人发展的基本目标。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体育教师资格笔试-体育保健学《健康概述》


二、健康的分类

(一)按照健康的定义划分

1.身体健康

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型匀称,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即维持健康的能力。

2.心理健康

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3.社会适应良好

与家庭与亲属的关系密切程度;工作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和熟人、朋友之间的活动、交往的程度;参加社团活动;其他社会活动,参加体育活动、舞蹈、戏剧仪式、音乐演奏活动、动物园、美术馆、博物馆等。

(二)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划分

1.个体健康

个体健康是指个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是评价个人生存质量的最基本指标。

2.人群健康

人群健康是指不同地域或不同特征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人群健康对制定健康政策,评定国家或地区的健康状况和健康服务非常重要。

人群健康是以个体健康为基础的,个体健康的提高能促进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根据健康评估的综合判断

1.第一状态

即健康状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身体、心理、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一般认为经过临床全面系统检查证实没有疾病,主观又没有虚弱感觉与不适症状,精力充沛,工作、学习、处事、社交处于自我感觉满意状态,即可视为健康状态。

2.第二状态

即疾病状态,首先要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的标准来确定疾病,然后再根据病情和病程来确定疾病状态。

3.第三状态

即亚健康,作为非健康非疾病状态,按照健康概念,这些人虽然没有疾病,但却有虚弱现象,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日常精神欠佳,机体活动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与人处事较差,适应能力降低等非健康状态。按疾病概念,这些人虽然主观有虚弱感觉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但经过医学系统检查却没有疾病的客观依据,而属于非疾病状态,又叫“次健康”、“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既可向健康状态转化,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究竟向哪方面转化,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的免疫力水平。向疾病状态转化是亚健康状态的自发过程,而向健康状态转化则需要采取自觉的防范措施,加强自我保健,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等。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非常多,通常把众多因素归纳为4大类: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和卫生服务的获得性。

目前人们认识到,健康的决定因素是相当复杂的,至少可以分为7大类

健康的决定因素表
体育教师资格笔试-体育保健学《健康概述》


四、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运动促进机体健康

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可改善肌肉、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适能力,改善亚健康状况,从而达到人体形态结构(体格、体型、营养状况、身体成分)、生理功能(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抵抗疾病能力)、运动能力(跑、跳、投、攀爬等运动能力)的完好状态,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提高。

(二)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健康心理的促进与维护是现代人所必须注重的一种心理教育内容,也是预防心理异常的最好方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刺激的能力),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和抑郁,培养自觉性、坚韧性、竞争意识,提高自控能力,使人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别人。这些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充分的自信心。积极的、快乐的情绪,是获得健康、幸福与成功的动力,可使人充满生机。

(三)运动带来积极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当今人类的健康特征与疾病危害趋势,明确指出,缺乏运动是导致疾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当今最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材料指出:缺乏体力活动是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终身体育,享受健康人生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也是我们获得健康的基本保证。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