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专业基础知识>化学>

教师招聘备考:天宫课堂——冰雪实验进入阅读模式

教师招聘备考:天宫课堂——冰雪实验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2-06-10 15:17:17|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李璐璐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准时开讲,王亚平老师做的第一个实验叫做冰雪实验”。那么在太空中是如何做成这个冰球”的呢?背后又有哪些化学奥秘呢?

1.“冰球”的原材料是什么?

冰球”其实是过饱和乙酸钠,它可以由生活中常见的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生成,即碳酸氢钠和醋酸生成醋酸钠。

2从袋中挤出来的透明液体球,为什么接触沾了结晶核的毛丝之后迅速结晶成了纯白色的“冰球”?

因为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的水中溶解度较大,然而随着溶液温度慢慢降低,溶解度也会逐渐下降,这时候溶液会逐渐装不下”乙酸钠了,但是如果处于外部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这种装不下”还可以继续装的状态会持续,从而形成过饱和溶液。

然而这种过饱和溶液本身就很不稳定”,只要收到外部一定变动,比如摇晃、震动、或是碰到一点点结晶核颗粒就会迅速打破液体的稳定状态,让其迅速结晶。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王亚平老师第一次挤出来的液体在管口迅速结晶,可能是由于管口存在非常少量的结晶核颗粒,导致这种过饱和溶液的状态打破出现结晶。

3.“冰球”真的是冰的吗?

冰球”实际上是热球”,因为晶体结晶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4为什么形成的晶体是球状的?

与在地面做实验的状态不同,空间站没有容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晶体呈现球状,而在地面会受到容器的形状限制,只能往内结晶,所以无法形成球状的晶体。

天宫课堂中的很多实验现象都非常神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各位学员在面试或者真正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把它作为课堂导入,或是拓展提升的小例子,当然也可以作为布置搜集查找类的开放式作业。

这些实验如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体现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也能体现出我们作为新时代化学老师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还能让你的课堂在考官面前“眼前一亮”。

 

(责任编辑:张建平)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