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资格>(意大利)>学科知识与能力>文字>

教师资格知识点—案例分析进入阅读模式

教师资格知识点—案例分析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18-03-20 11:51:11|来源:

教师资格知识点——案例分析

教师资格考试中会涉及到案例分析的题目。从近两年的考试情形来看,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形式是主观题,考试内容主要是分析教学实录或教学设计案例,以及评点学生作文并且修改错别字和病句。案例分析题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也很大。因此,考生需要引起重视,能否将此分数全部拿到手直接关系着考试成绩的好坏。针对这一知识点,作出如下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首先,要明确案例分析的概念:案例分析,实质上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因此,考生需要结合教学论相关要求,评价教师的行为或者是教案的设计是否符合课标的要求;针对作文类案例分析的考查,则需从教师角度出发,点评学生习作。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一下,教学类题目应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去进行考虑。

1.课程理念要点

(1)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尤其要注意看材料中是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

(2)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中需要分析教师是否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的行为中,行为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是否符合语文课程理念。

(3)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体现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特点。案例分析时需要根据学生所处学段,判断并且评析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

(4) 不适用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方面教学建议及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建议。案例分析时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有没有符合或违背教学建议的行为。

(5)评价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六方面的评价建议,可结合案例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利用。

2.教学过程要点

(1)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看教学目标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否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又有所侧重;是否落实学段目标和单元训练重点;是否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考核。

(2)课堂导入:评析课堂导入要做到先指明所采用的导入方法,评析所用方法与教学内容是否适切;再评析课堂导入是否起到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示学习要点或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效果;最后,评析课堂导入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采用的手段等方面。

(3)分析,分析,分析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微观上,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程序是否循序渐进,练习设计是否有效,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如何,等等。

(4)教学问题:需要评价教师上课时的问题是否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是否做到针对实际,难易适度;问题设计是否顺序得当,发展思维能力;提问过程是否结构恰当,层次分明。

(5)教学效果;在评析教学效果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具备专业的眼光,不被表面现象遮蒙,也不要被看似有效”冲昏头脑。

(6)评析作业:主要考虑量和质两个方面:从量方面看,主要是适量;从质方面看,包括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课后作业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适应课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课后作业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和探究性。

3.写作评价要点

(1)立意:明确、积极、深刻、新颖等。

(2)选材:丰富、典型、详略得当等。

(3)构思:巧妙、严谨,结构清晰等。

(4)语言:规范、流畅、准确、富有文采等。

分析

1.审题思路

(1)审题干,明考点: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考点。

(2)读材料,划句子:划出体现语文课程理念的句子、体现教学方法的句子、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或不合理的句子、导入方式恰当或不当的句子、能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文句、教学某内容时师生关键行为的句子等。所谓案例分析”,就是“材料+理论”。

(3)析句子,找理论:结合材料中的重点文句进行分析,概括主要内容,对应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对应到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

2.答题步骤

(1)审题,就题答题:扣准题干,题干指向什么,答题就答什么。

(2)分析,有理有据:理”指的是理论知识,据”指的是材料信息。在具体分析环节,一方面要点明材料关键点,另一方面,要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

(3)评价,收束总结: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教师行为,阐明是否应该提倡,有何影响,我会怎么做等。

答题时,也可以运用总——分——总”的答题格式,先总点题干要求,再结合材料分析,最终进行总结。

以上,是教师资格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考生在平时练习时也可整理一定的答题用语进行记忆,都是对考试有所帮助的。

中公教师题库上线啦!点此进入题库,海量题,随心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高分攻略下载职业病

回复我要过面试”下载试讲教案(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资料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公教育解析

(编辑:zgjsks_wn)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一)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电话: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