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考试>教师招聘>(意大利)>工业>普雷普>

详情进入阅读模式

详情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18-03-20 14:14:37|来源:

详情

教师招聘笔试中,《文化生活》中“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个知识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经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也会就整个一课出一道材料型主观题。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一课,尤其容易出现细节性错误和陷阱,需要大家格外留意。下面我们将就此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考点精讲】

在这一课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

三。中国人?

4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什么?

5什么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其意义是什么?它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什么关系?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表现在许多方面。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博大精深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也表现在许多方面。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其表现在文艺和科技上。

(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国文学艺术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注:独特性是从不同的文化形式上来看,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表现出来的;区域性是从不同地区上来看的;民族性是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看的。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所特有的包容性。

2包容性的内涵:

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以下内容: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激励中国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典型例题】

单项选择题

1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答:。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技术中心

1.【【】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知识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材料中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本题答案选C、

2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等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故①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故②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故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三。一千多年前,犹太人被逐离中东后,有的到了欧洲,有的到了中国。一千年后,犹太人在欧洲仍是犹太人,处处受人歧视,最终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而一千多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却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材料说明( )。

答:。犹太文化具有独立性 B。欧洲文化具有排他性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世界文化具有差异性

3.【【】C解析: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一千多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却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了一起,说明我国坚持求同存异,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具有包容性,C、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

4.钱伟长说:“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多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

答:。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 B。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字幕

4.【【】C分析: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多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透过汉字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C、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

中公教育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时政热点即可查看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zgjsks_wn)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一)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电话: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