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贵州公务员>考试信息>新手入门>

8.22行测亮点: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与“蕴”进入阅读模式

8.22行测亮点: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与“蕴”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0-08-22 20:47:17|来源:中公教育

2020年8月22日,因疫情推延的多省公务员考试终于拉开了帷幕,这场考试倾注着各位考生长久以来的付出、汗水、期待和梦想。为帮助考生全面、准确了解822行测考情,中公教育现为大家提供行测考情亮点。

亮点一:“古诗词”和“成语故事”在定义、类比中频现

诗仙”李太白,古风第一美男子”潘安,传世诗作九千三的陆放翁,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以及北宋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颐等古典常识大家均悄然出现,你发现了么?八首诗意迥然的经典古诗杰作,十三位在历史中名垂千古的人物故事以试题的方式呈现。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道出了潘安丧偶以后的孤独与凄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让我们读出了年迈的李太白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与寂寥;在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感受诗人创造的幽静恬淡的意境,体味出诗人落笔厌倦宦游,想要归隐之意。如此,结合着“错觉”与“幻觉”平行定义测查着实让广大考生束手无措。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对于广大考生备考尤为重要。

亮点二:类比出题人“偏爱”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语意双关的手法写出了少女对情郎的迷惑、眷恋;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道出诗人虽被谗言诽谤、小人诬陷,却仍怀忠贞之士、不忘初心的达观精神;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体现诗人再度遭贬后重游玄都观之时,依然如故,不改初衷、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感叹历史兴亡之感……一道类比推理题目四个选项诗句均出至于同一位诗人——刘禹锡。可见,出题人对于刘梦得尤为偏爱。当然,这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伟大诗人真的值得我们铭记。忘不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陋室铭》;忘不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忘不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秋词》;忘不了被称为诗豪”的伟大诗人刘禹锡。

亮点三:潜藏在成语故事”中的出题人寄语

八斗旷世奇才,六月蟾宫折桂;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从"头悬梁"孙敬、"锥刺股"的苏秦到囊萤映雪苦读的孙康、车胤;从凿壁偷光的匡衡到闻鸡起舞的祖逖,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无数的成语和故事道出的是出题人对广大青年考生的期许。面对生活中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学习仍是重中之重,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学习本就是要用一生去做的事。

广大考生们,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人生是一场旅行,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桥,看自己的风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若豁达,山花烂漫处亦可畅饮;你若忧心,高楼广厦处亦难心安。愿你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公考路漫漫,中公教育将与你一起上下而求索。

(编辑:mjcb_zhangshen)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