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方公务员>备考资料>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总结陈词如何实现个性化进入阅读模式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总结陈词如何实现个性化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2-06-21 08:00:00|来源:中公教育 刘冰双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中,总结陈词是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我们向考官展示自己的最后机会。根据峰终定律,一段体验的高峰和结束时的感觉,将会定性这次体验的印象。所以,如何在面试的最后阶段给面试官好的体验,总结陈词是关键。所以中公教育在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在全员总结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抓手。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总结陈词究竟要总结什么?总的而言,其实就是对本场讨论的总结,而不是总结我们自己的选项,也不能脱离本场讨论泛泛而谈。基于这个基本点,我们以最常考的多项选择式问题为例,讨论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该如何个性化总结,以下角度供大家参考。

一、直接总结本场讨论的结论

对结论的总结实际上就是聚焦于题目所问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把小组的讨论结果直接呈现。比如各位考官,经过本场讨论,我们最终选出的选项是1、3、5三个选项,选择1主要是基于两个点,选择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选择5的理由是……”

二、对本场讨论的过程进行总结

过程的总结需要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能够看清楚本场讨论总共经历了几个阶段,然后以阶段为单位进行总结,比如本场讨论我们总共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的核心在于讨论标准,最终我们确定了以……为选择的标准;第二个阶段我们主要聚焦于1、3选项的探讨,大家一致选择了选项,理由是……;第三个阶段我们主要讨论的是 5、6、8 三个选项,最终我们选择了5选项,理由是……;第四个阶段是……”

三、对本场讨论的核心争议点进行总结

一场讨论往往有较为平淡之处,也有较为激烈之处。这种切入方式相当于是把本场讨论中最激烈,大概率也是最精彩的环节给考官作出更细致全面的呈现。如:我主要分享下本场讨论我认为最激烈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 5、6、8三个选项的探讨,组员们的分歧点在……,最终大家是通过……达成一致的,给我的启发是……”

四、基于个人陈述和讨论结论的对比进行总结

这种呈现方式,最适用的是最终结论和一开始个人陈述时选项一致的考生,因为如果经过50分钟的讨论,大家最终选出的选项跟你短短10分钟思考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至少说明,你对问题还是很有自己的见解的,这也是我们可以凸显的点。比如各位考官、各位组员,经过讨论我们最终选择的是2、4、6三个选项,这跟我最开始在个人陈述时的选择是完全一致的,而经过小组的讨论,我对这几个选项又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五、总结本场讨论带给你的感受和启发

一场无领导的讨论,少则6人,多的往往有9人,讨论的进程往往没那么顺利,大家的认知、思维方式往往也有很大差异。所以,除了题目本身的结论,我们也可以总结团队讨论的感受,比如,紧扣问题不跑偏,意见相左时该如何有效沟通等等,这种感受一定要紧密关联本场讨论,真实而深刻的。

六、对问题或话题本身进行总结升华

在总结陈词中,还可以有一些点睛之笔,谈谈对问题以及话题的深刻理解。比如一道题谈论的是某市吸引人才的各项政策,让你选择出最有效的项,那我们就可以基于讨论的结果总结回答出究竟什么样的引才政策才是真正有效的,把握问题的本质。如:我认为真正有效的引才政策应该是,既要能满足人才现实性的需要,又要给人才提供广阔的干事创业的舞台”。

而对话题的总结升华更多凸显的是我们的理论素养,比如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体系,我们可以总结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之一的现代金融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性,这样的总结才更有高度。

以上仅为方法呈现,具体运用哪一种需结合实际灵活选择,而且最后两个角度更多的是适合在结尾处总结升华。虽是短短2分钟的总结,要想做好,也非常考验考生的综合能力,多次的练习和总结才能在考场上换来一次完美地展现,愿每位考生都能成为那个考场上闪闪发光的自己。

(格式:zs)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