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方公务员>备考资料>专业科目>公共基础知识>

2022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的剖析进入阅读模式

2022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的剖析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2-06-13 15:27:08|来源: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魏小松

现实生活中,各类财产类犯罪时有发生,比如男子趁女友熟睡翻开眼皮,完成人脸识别后,刷走150000元;再如,一研究生约见网友,抢走GUCCI公司牌挎包后骑车逃离等等。在事业单位法律知识考试中,财产类犯罪通常以案例形式考查。因此,学员朋友们需要充分理解与把握,才能在做相关题目时游刃有余。

一、盗窃罪

(一)概念

盗窃罪,是指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其中数额较大”指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因此,一般盗窃数额不足一千元,并不构成盗窃罪。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所以并未对数额作出统一的具体规定。另外,多次盗窃”指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

(二)既遂标准

盗窃罪既遂的标准采取 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对于财物的控制时,即认定盗窃既遂。小物件和大物件在既遂判断标准上有所不同。例如:就小物件而言,行为人将该财物放入口袋时就是既遂;但就大物件而言,只有将该财物搬离盗窃场所才能认定为既遂。

(三)刑罚

盗窃罪不再判处死刑。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前,刑法规定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这一规定,也就是说,现在犯盗窃罪,无论何种情况,最高只能判处无期徒刑。

二、抢夺罪

(一)概念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特殊规定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注:只需携带即可,并不要求使用或为被害人所知。

三、抢劫罪

(一)概念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此处的其他方法”是指用酒灌醉被害人或用迷药迷晕被害人或其他类似方式,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进而取得被害人财物。此外,若是在被害人自己喝醉的情况下,行为人进而取得财物,则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二)转化型抢劫罪

《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四、三罪的区别

五、经典案例

张三和李四相约前往王五家进行盗窃,两人在潜入王五家中四处翻找,取得财物后在两人离开的过程中,被王五发现,二人为及时逃离现场对王五进行殴打致其重伤。

【分析】:

转化型抢劫是指: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本案中,张三和李四盗窃后现场使用暴力逃脱,构成转化型抢劫。而不需要以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格式:ljf)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换一换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