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公益性岗位>备考资料>公共基础知识>

公益性岗位考试-公基之法律知识:2020年这些新法知识,你明白了吗进入阅读模式

公益性岗位考试-公基之法律知识:2020年这些新法知识,你明白了吗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0-04-14 10:31:17|来源: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

公益性岗位考试公益性岗位考试交流5群:647559632

公益性岗位考试 公益性岗位公众号:gygoffcn公司

公益性岗位微信中公公益性岗位微信 公益性岗位公告查询

【导语】公共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要部分,不少地区都在笔试当中安排了公基的考核。由于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以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特地为考生总结了公益性岗位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点,方便大家记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复习效率。

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2020年这些新法知识,你得到了吗

外商投资法、新土地管理法、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等多个新政策法规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外商投资法意味着什么?家庭承包耕地承包期为多久?小微企业融资难如何解决?这些法律法规又有哪些需要我们了解的备考常识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一、外商投资法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外商投资领域统一的基础性法律,是对中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重要完善和创新。

1、界定外商投资的范围

外商投资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称外国投资者)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包括下列情形:一)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二)外国投资者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或者其他类似权益;三)外国投资者单独或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项目;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的投资。

2、明确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第四条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由国务院发布或者批准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外国投资者准入待遇有更优惠规定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促进投资相关制度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同等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

第十五条国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强化标准制定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平等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

第十六条国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通过公平竞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政府采购依法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平等对待。

第十七条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依法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证券和其他方式进行融资。

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2019年10月22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布,该《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降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一是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则和方向;二是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三是优化市场环境;四是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六是加强法治保障。

2、政务服务精简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

三、新土地管理法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明确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宅基地改革和管理

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规范征地程序;四是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对承包期做出调整。规定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法相应延长。


访问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查看更多公益性岗位考试内容

相关推荐:公益性岗位考试内容-公基:精准脱贫攻坚战考点汇总

更多推荐:2020年公益性岗位公共基础知识

更多公益性岗位考试信息请点击查看: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网,了解公益性岗位是什么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

(责任编辑:司榕)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领取资料
    公益岗微博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