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公基常识>政治>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阅读模式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 进入阅读模式 加微信 点我咨询

2023-08-03 16:23:32|来源: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公共基础知识这一科目考查范围广泛,考点众多,中公教育为了考生们在备考中有的放矢,在此为大家总结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当中的重要考点,助力考生们针对性备考。本文为大家提供的重要考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

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新旧事物区分的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矛盾的基本属性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4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5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7在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起影响作用。

8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9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0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1.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12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

(三)实践和认识

1首页

2实践的特征: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三。实践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所在。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其中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三。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非意识形态是指反映自然现象和不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某些社会现象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推荐:

> 会员:尊享11项权益(理清知识框架,梳理必背清单,时政要点强化记忆,月月更新100磅等)

> 资料:领取公基考点、公基题库、公基练习题】

> 刷题:透视公基200道母题+400道易混易错题|公基必刷5010磅

> 趣学:文史季|咏史诗词|家国情怀|儿女情长

(娟)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一) 

    微信领取资料
    中公应用程序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电话: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