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标志Link to Publisher's site
PMC全文:
2021年8月27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1126/sciadv.abb3799

图4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abb3799-F4.jpg
53BP1与层粘连蛋白B1相互作用。

(A类)内源性层粘连蛋白B1和53BP1的免疫共沉淀。在(−)或(+)苯甲酸酶处理之前或之后,将来自细胞裂解物的蛋白质与兔抗层粘连蛋白B1或IgG抗体进行免疫沉淀,作为对照。用小鼠抗53BP1抗体和兔抗层粘连蛋白B1抗体显示共免疫沉淀蛋白。在四个独立的实验中证实了层粘连蛋白B1和53BP1的协同免疫沉淀。(B类)内源性53BP1和层粘连蛋白B1之间的原位相互作用。用对照siRNA(siCtrl)、特异性针对层粘连蛋白B1 mRNA的siRNA(siLMNB1)或特异性针对53BP1 mRNA的siRNA(si53BP1)转染细胞,并使用抗53BP1和层粘连蛋白B1抗体对细胞进行PLA。内源性53BP1和层粘连蛋白B1之间的原位相互作用示例显示为红色荧光点(左)。显示了每个核的PLA点的量化(n个>每种情况分析100个核)(右)。(C)层粘连蛋白B1过度表达后53BP1和层粘连B1蛋白之间的原位相互作用。用空载体(Ctrl)或层粘连蛋白B1表达载体(LMNB1)转染的细胞用抗53BP1和层粘连肽B1抗体进行PLA处理。53BP1和层粘连蛋白B1之间的原位相互作用示例显示为红色荧光点(左)。显示了每个核的PLA点的量化(n个>每种情况分析400个核)(右)。(D类)53BP1和层粘连蛋白B1相互作用的原位定位。用空载体(Ctrl)或层粘连蛋白B1表达载体(LMNB1)转染的细胞用抗53BP1和层粘连肽B1抗体进行PLA处理。在三到四个独立实验中,计算核膜或细胞核内部的PLA点,并以每细胞总PLA点的百分比表示。与内源性水平相比,拉明B1过度表达水平可分为三类:1至2倍、2至5倍或5至10倍(强度类别分别为1至2、2至五或5至十)。误差条,SEM。比例尺,10μm。未付款t吨测试P(P)值*P(P)< 0.05; ***P(P)< 0.0001. ns,不显著。

本文中的图像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图7
  • 图8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