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pa标志Link to Publisher's site
PMC全文:
《骨矿研究杂志》作者手稿;PMC 2014年5月1日提供。
以最终编辑形式发布为:
Bone Miner Res.2013年5月;28(5): 1214–1228.
数字对象标识:10.1002/jbmr.1851

图2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nihms428399f2.jpg
ERCC1缺乏导致骨形成减少和破骨细胞生成增强

(A) 钙蛋白双标记显示8周龄(n=4)WT(+/+)(上面板)和错误代码1−/Δ鼠标(下部面板)。比例尺,20μm。计算骨形成率(BFR),并在右侧显示。(B) 8周龄(n=4)WT(+/+)(上部面板)和错误代码1−/Δ鼠标(下部面板)。比例尺,50μm。前组动物破骨细胞表面/骨表面(%)和每骨周长破骨细胞数量(Oc.N/B.pm)显著增加(右侧,N=4)。(C) 2周龄WT(+/+)和错误代码1−/−老鼠。比例尺,100μm。破骨细胞表面/骨表面(%)和Oc。计算这些动物的N/B.pm(右面板,N=4)(D)WT pBMM的TRAP染色(+/+)和错误代码1−/Δ小鼠在破骨细胞培养基中体外培养(n=5)。比例尺,50μm。(E) WT和pBMM破骨细胞分化标志物mRNA水平的定量RT-PCR分析错误代码1−/Δ小鼠(n=3)。(F) 野生型和错误代码1−/Δ小鼠在破骨培养基中的牛皮质骨片上培养15天,并用甲苯胺蓝染色以显示再吸收坑,计算两种动物的再吸收坑数,并在右侧显示(n=3)。比例尺,50μm。分别在A–C和G中进行了三次实验,并显示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所有数值均显示为平均值±SEM。**p<0.01。

本文中的图像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图7
  • 图8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