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老龄化(纽约州奥尔巴尼)。2010年9月;2(9): 545–554.
2010年9月22日在线发布。 数字对象标识:10.18632/页码100205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2984604
PMID:20876941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未折叠的p53:HIPK2是联系吗?

摘要

p53转录活性主要依赖于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控制p53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其构象稳定性,因为p53是一种内在不稳定的蛋白质。据报道,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组织中,p53的构象状态发生了改变,与点突变无关,导致对压力源的反应受损和功能障碍。最近的证据表明,诱导p53翻译后修饰和野生型构象稳定性的激活剂之一是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因此,诱导HIPK2解除调控的条件会通过影响p53活性而导致对应激源的功能失调反应。发现HIPK2激活/抑制的机制和操纵HIPK2活性的方法是一个有趣的选择,可以影响几个生物途径,包括那些潜在的AD。可溶性β-淀粉样肽最近参与了HIPK2降解,进而调节p53的构象状态和对有害刺激的脆弱性,然后触发淀粉样蛋白级联反应。在这里,我们讨论了这些发现以及HIPK2作为AD靶点的潜在相关性,并强调了AD中基于淀粉样蛋白的新机制的存在,该机制可能导致受损功能失调细胞的存活。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肽,p53构象,HIPK2

简介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原发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异常代谢以及β-淀粉样肽(aβ)的产生和沉积被认为是导致神经元死亡的原因[1]. 抑癌基因p53与APP代谢紊乱之间的假定联系已被证实。特别是,据报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组织中的p53蛋白构象状态发生改变,与点突变无关,导致对压力源的反应受损和功能障碍[2-4]. 诱导p53翻译后修饰和野生型构象稳定性的激活剂之一是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5]. 在这里,我们讨论了HIPK2作为AD靶点的定义的潜在相关性,并强调了AD中存在一种新的基于淀粉样蛋白的致病机制,涉及HIPK2和未折叠p53,可能导致受损功能失调细胞的存活。

阿尔茨海默病与β淀粉样蛋白

AD中的β淀粉样蛋白是APP蛋白水解代谢的结果,APP是一种由697-770个残基组成的完整细胞膜糖蛋白,是两条相互平衡的途径中三种蛋白水解酶的底物[6]. 在非淀粉样蛋白生成途径中,一种称为α-分泌酶的蛋白酶裂解细胞外区域的APP,并将APP的外域(可溶性APPα)释放到细胞外空间,从而阻止aβ的形成。否则,在淀粉样蛋白生成途径中,Aβ在被分别切割Aβ的N端和C端的β和γ分泌酶切割后形成(图(图1)。1). AD大脑中发现的两种主要亚型是Aβ1-40和Aβ1-42。生理上,40-氨基酸长肽是最丰富的形式[7-9],因为分泌的Aβ1-42的浓度约为Aβ1-40的10%[10]. 由于这些原因,Aβ1-40和Aβ1-42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作用[11]在病理条件下,如家族性AD,其生成比例可能会改变[12].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aging-02-545-g001.jpg
APP代谢:非淀粉样变和淀粉样变途径的示意图。

在这里,即使存在695和751种跨膜形式的APP,770个残基APP处理也被示意化了。在非淀粉样蛋白生成途径中,α-分泌酶裂解细胞外区域的APP,并将可溶性APPα释放到细胞外空间。在这种裂解之后,第二种酶产物C末端片段(αCTF或C83),可以作为分泌酶的底物,产生一个称为p3的非淀粉样变3kDa片段。在淀粉样蛋白生成途径中,Aβ在分别被β和Ⅶ分泌酶裂解后形成。APP在Aβ序列残基1处的裂解导致sAPP(sAPPβ)的截短形式和12 kDa的C末端片段(βCTF或C99)。淀粉样蛋白生成途径的最后一步是βCTF的裂解,通过分泌酶释放Aβ。此外,在淀粉样变和非淀粉样变途径中,C83和C99片段被-分泌酶裂解也导致产生57-58残基的C末端肽,称为APP胞内结构域(AICD)。

虽然Aβ的直接和间接神经毒性作用没有受到质疑(详细综述请参阅[13]),最近的研究表明,该肽可能具有迄今为止无法预料的生理作用[14]. 除了在AD大脑中存在外,实验证据表明,Aβ肽由包括神经元在内的所有细胞组成,并且在非痴呆患者脑脊液中的nM-pM范围内发现[15]在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培养基中[16,17]从而表明,除了在AD中具有潜在的病理作用外,aβ肽在正常条件下也可能在生理功能的调节中发挥作用,这与其普遍存在和正常合成相一致。我们将在这里讨论Aβ如何在调节p53功能中发挥作用。

p53功能及其在衰老和神经变性中的作用

自1979年发现以来[18],p53继续吸引着科学家,如今它仍然是研究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这种兴趣是由于p53在癌症预防中的关键作用,从而被定义为“基因组的守护者”[19]. 然而,p53的活性可能不仅在调节癌症进展中起作用,而且在控制健康和疾病的其他方面,如发育、衰老和新陈代谢中也起作用[20]. p53发挥其作为肿瘤抑制剂和基因组完整性主控者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特别是作为转录因子[21]. p53监督过程的正确实施,并且只有在与适当的细胞活性发生危险偏差的情况下才进行干预。当细胞暴露在临界条件下或受到损伤时,p53仲裁细胞信仰[22]. p53缺失或其活性失调不仅会导致癌症,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神经退化和衰老过程,因为所有这些不同生物事件背后都有大量p53调节基因[23](见表表11).

表1。

p53处于应激反应途径复杂网络的十字路口

不同的细胞间和细胞外应激导致p53激活直接介导的细胞结果。p53的激活通过蛋白质水平上发生的各种修饰;这些翻译后修饰对调节p53功能至关重要。我们在表中总结了导致特定下游基因靶点激活的p53信号转导途径,其作用是驱动细胞命运。

细胞结果p53基因靶点细胞应激分子修饰剂p53残基与修饰类型参考
细胞周期第21页轻度DNA损伤PCAF公司Lys320-乙酰化24
检查点加德45轻度DNA损伤E4F1系列Lys320-泛素化25
紫外线辐射CK2型Ser392-磷酸化26,27

细胞凋亡交易激活:Bax、Bcl-X1、Apaf-1、Fas、Bad、Noxa、Puma严重的DNA损伤HIPK2型Ser46-磷酸化28,29,30,31
严重DNA损伤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Lys382-乙酰化28
紫外线辐射MAPK公司Ser46-磷酸化32
反压制:Bcl-2、Bcl-X1、Survivin基因毒性应激DYRK2型Ser46-磷酸化33
基因毒性应激PKCδSer46-磷酸化34
严重DNA损伤MOF和TIP60Lys120-乙酰化35,36
严重DNA损伤300页Ls373-乙酰化37

衰老第21页DNA损伤PML四Lys382-磷酸化38
第66页DNA损伤PML四Ser20-磷酸化38
衰老胁迫ATM/Chk2Ser15、Ser20-磷酸化32,39
衰老胁迫自动条码读取器/通道1Ser15、Ser37-磷酸化32,39,40

刺激p53活性的第一个信号是DNA损伤和各种可能对细胞基因组完整性构成危险的基因毒性损伤,如氧化应激、DNA损伤、缺氧、癌基因激活、端粒侵蚀、代谢变化、,一些信号通路的异常延长和营养素的局部消耗等[41]. 在这些损伤后,p53立即成为多种特定酶系统引入的大量可能翻译后修饰的底物[42]. 这些改变包括一个巨大的共价变化网络,在蛋白质数量、活性和与多种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或合作的能力方面引起特征性改变[43]. p53之间的微妙平衡S公司结构和活动R(右)即使DNA结合域(DBD)中的单个氨基酸替换足以限制或消除p53直接序列特异性转录活性的能力,也可以破坏关系(SAR)[44]. 这是大多数人类癌症的情况,其中DBD的错义突变导致网络改变,从而影响预后。除了基因突变外,p53活性也可能因构象改变而受损。p53可能由于未折叠的三级结构而失去其转录活性,这决定了它对特定DNA靶序列的亲和力降低。最近的观察证实,p53结构的改变在衰老和AD中起着中心作用[45,46].

由于p53在确立衰老以及在其活性增加时确定生物体衰老方面的作用,p53可以促进衰老过程的某些方面。不同的研究表明,p53的抑癌和增龄功能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在一些小鼠模型和人群研究中,p53活性的改变已被证明会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如应激)过早/加速衰老或以其他方式诱导肿瘤抑制的比较[47-52]. 小鼠和人类的证据表明,p53作为长寿保证基因,基本上减少了肿瘤发生的影响[53,54].我们的小组研究了来自老年对照组和痴呆患者的成纤维细胞中的p53,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未折叠蛋白状态的表达增加,这在AD患者中更为明显,并且不依赖于基因突变[55]. 由于这种构象变化,当细胞受到有害刺激时,p53部分失去活性,并表现出DNA结合和转录能力的显著损伤[55]. 事实上,AD成纤维细胞比非AD受试者的成纤维细胞更不容易受到氧化损伤,构象改变的p53已被认为是早期AD的假定生物标志物[55]. 这种改变的构象可能是由于锌(Zn)的损失2+)蛋白质核心结构域中的离子,为DNA结合提供基本支架,并已被证明对以所谓的“野生型”折叠形式稳定p53至关重要。野生型p53(wt53)暴露于金属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邻菲咯啉决定快速转换为抗体阳性的未折叠形式(克隆PAb240),识别wt53中的隐匿性主表位[56]. 微量锌成瘾后2+,该蛋白质经历了重新折叠到天然形式并重新获得DNA结合能力[56].为了研究这种改变的原因,我们发现暴露于纳米摩尔浓度的β-淀粉样肽1-40(Aβ1-40)可诱导非AD受试者成纤维细胞中未折叠p53蛋白亚型的表达[]. 这些数据表明,低浓度的可溶性Aβ影响了p53的三级结构和对p53依赖性凋亡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假设少量可溶性Aβ在细胞水平上诱导早期病理变化,可能先于淀粉样蛋白级联反应,其中一种变化是诱导p53的未折叠状态,这表明该蛋白在AD的早期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最近,在AD患者培养的外周血细胞中,我们和其他人观察到了可检测到的未折叠p53,可被抗体PAb240识别,这使得这些细胞与对照细胞不同。我们建议,未折叠的p53也可以在早期阶段用作疾病的生物标记物[57,58]. 周和他的合作者推测,未折叠的p53可能是AD淋巴细胞G1/S转换检查点失败的原因,该检查点通常由wt53介导,将未折叠p53连接到与疾病相关的外周事件。他们认为p53构象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氧化应激、Aβ毒性和氧自由基的影响[59].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水平p53状态发生改变的额外观察,强化了该蛋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起作用的假设。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这种构象变化的原因,以及由此导致的未折叠p53如何促进年龄增长和神经退行性变。

错误折叠的p53和HIPK2的作用

同源o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2(HIPK2)是一个新的核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的成员,定位于核内,并作为多种转录因子的共同阻遏物[60]. 此外,HIPK2的一个重要功能是p53对基因毒剂的凋亡激活[5]. HIPK2在生理和功能上与p53相互作用,在丝氨酸46(Ser46)处磷酸化它以激活凋亡(表(表1)1) [28-31]. HIPK2还与乙酰转移酶CREB结合蛋白(CBP)相互作用,并与CBP和p53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核体(PML-NBs)共同定位;HIPK2介导的p53Ser46磷酸化增强了CBP介导的Lys382处的p53乙酰化,增强了促凋亡靶基因的表达[28].因此,尽管Ser46可以被HIPK2以外的其他激酶磷酸化,包括ATM[61],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62],蛋白激酶Cδ(PKCδ)[63]和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2(DYRK2)[64]事实上,只有HIPK2才能驱动Lys382乙酰化,这使得该激酶成为p53凋亡功能的独特而复杂的调节器。因此,在缺乏HIPK2的情况下,Lys382乙酰化的缺乏会严重损害p53的促凋亡激活[65]. HIPK2功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1(Nox1)调节脱乙酰酶Sirt1的活性,对p53乙酰化/脱乙酰化平衡至关重要[66]. 因此,在缺乏HIPK2的情况下,在癌细胞中诱导氧反应性物质(ROS),激活Nox1和Sirt1活性,抑制p53对DNA损伤的凋亡活性[66].

HIPK2在癌细胞p53激活中的作用还涉及wt53蛋白构象。在没有HIPK2的情况下,p53获得错误折叠的构象,失去DNA结合和转录活性,这取决于金属硫蛋白和锌的放松调节2+[67,68]. 因此,Zn2+补充HIPK2缺失的癌细胞决定了wt53蛋白构象的恢复以及DNA结合和转录活性的恢复,以应对基因毒性因子在体外体内[67]. 锌联合治疗HIPK2缺失细胞肿瘤小鼠2+化疗药物阿霉素增强了此类肿瘤的生长抑制体内[67]. 从这些数据来看,HIPK2通过p53动态构象状态之间的转换,在p53功能的调节中起着主要作用,而Zn2+是一个基本辅因子。

锌的结合和交换/转运2+,以及其他重金属,如镉或铜,由金属硫蛋白(MT)调节,MT是一个由至少10种高度保守、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蛋白组成的家族[69]. 对金属硫蛋白的兴趣源于其作为p53折叠和活性调节器的作用,因为少量金属硫蛋白可以诱导p53活性,通过锌调节DBD结构域的折叠2+调节,而过量的MT通过施加锌降低p53活性2+螯合作用[70,71].此外,在各种人类肿瘤中,MT表达的增加也与化疗耐药性、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减少和p53活性抑制有关[72]. 在这方面,已有研究表明,HIPK2负性调节MT2A基因,MT2A的mRNA转录亚型似乎与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有关,相反,HIPK2缺失与MCF7乳腺癌细胞中MT2A上调相关[68]. 此外,在耗尽HIPK2的细胞中,通过siRNA(沉默RNA)耗尽MT2A,恢复wt53构象[68].

阿尔茨海默病的HIPK2非活性/活性转换与补锌的相关性

鉴于HIPK2在维持肿瘤细胞wt53构象中的作用,以及AD外周细胞中p53的未折叠状态,已经研究了HIPK2对AD型痴呆的潜在调节作用。如上所述,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纳米摩尔浓度的Aβ导致AD患者成纤维细胞中未折叠p53蛋白的含量增加[]. 从p53错误折叠的分子机制来看,可能会提出aβ、p53和HIPK2在神经病理学中的联系[73]. 假设Aβ负责HIPK2蛋白酶体降解,进而导致HIPK2核从靶启动子(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中消失[74]和MT2A[68]发现其mRNA在AD细胞模型中上调[73]. 据报道,MT2A的诱导依赖于HIPK2的敲除,是导致p53错误折叠和抑制p53转录活性的原因[68].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测,在AD中,HIPK2解除调控可能与p53错误折叠有关,最有可能是通过MT2A上调。文献中的数据指出,金属结核在控制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平衡。MTs水平升高导致许多与锌相关的生物功能下调2+如代谢、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75].金属结核可作为锌的来源2+也被认为是强大的抗氧化剂和抗应激保护因子[76]. MT在衰老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和海马神经元中高度表达,是炎症和锌调节研究的关键领域2+衰老大脑中的可用性[77]. 因此,这些蛋白质正在老化和长寿机制的背景下进行深入研究[78]. 在衰老过程中,MTs mRNA的表达增加,但在健康的百岁老人中发现其表达水平降低,这表明低表达者可能存在生存选择[79]. 然而,这些蛋白质在衰老中的确切功能仍存在争议,因为它们的保护作用在锌的隔离情况下也可能有害2+正如在人类衰老和AD中观察到的[73,80,81]. 老年人和唐氏综合征受试者淋巴细胞中的高MTs mRNA和年轻人和百岁老人淋巴细胞中的低MTs mRNA是对MTs在衰老中的多效性作用这一观点的重要支持[82]. 因此,HIPK2在MT2A调节中的作用可能揭示了这些分子与p53之间有趣的相互作用,在其他慢性疾病(如AD)中也是如此。考虑到依赖于HIPK2缺失的MT2A上调,对缺氧处理的癌细胞补充锌可重建HIPK2核定位和DNA结合活性,抗癌药物对p53凋亡功能的恢复作用[83]. 类似地,在AD细胞模型中添加锌可恢复HIPK2 DNA结合、p53野生型构象和凋亡活性,以应对基因毒性剂[73]. 因此,我们可以定义,在AD中,HIPK2通过MT2A下调间接在维持p53野生型构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Zn2+是一个基本辅因子。

根据这里总结的数据,我们推测可溶性Aβ可能在触发淀粉样蛋白生成级联之前在细胞水平上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调节作用之一可能是抑制HIPK2活性,MT2A上调,进而导致p53构象状态改变。由于这种构象变化,当细胞受到有害刺激时,p53失去其转录活性,无法正确激活凋亡程序。总之,Aβ-诱导HIPK2耗竭,随之而来的未折叠p53可能有助于AD发病机制导致功能失调细胞(图(图22).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称为aging-02-545-g002.jpg
p53蛋白、可溶性aβ和HIPK2之间假定联系的工作假设。

图中显示了aβ介导的HIPK2解除调控的新机制。当HIPK2被激活以响应DNA损伤剂时,它能够与p53在物理和功能上相互作用,并在丝氨酸46处磷酸化p53,从而调节p53诱导的凋亡。HIPK2还充当转录辅抑制因子并解除启动子金属硫蛋白2A(MT2A)的调控。MT2A可能通过锌的调节来调节p53活性诱导蛋白质折叠。在存在可溶性Aβ的情况下,HIPK2的表达和活性通过Aβ诱导的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而受到抑制(面板). HIPK2放松管制导致MT2A的诱导(小组),发挥其锌2+螯合剂功能。因此,p53蛋白错误折叠(将野生型构象改变为构象改变状态),随后野生型p53 DNA结合和转录活性消失(面板). 补锌可抵消Aβ对HIPK2调节的影响(小组B类). 锌通过特定的锌转运蛋白进入细胞,锌转运蛋白是通过细胞膜传递这种离子所必需的,因为锌不能被动地扩散到细胞膜。锌可以直接恢复p53功能(面板B类). 此外,锌也会影响HIPK2功能,从而导致HIPK2重新激活(面板B类). 因此,MT2A被解除调控,p53构象可以转换为野生型和转录活性形式(面板B类).

结论

在人类中,衰老可能受到细胞存活与细胞死亡之间平衡的影响,这一决定至少部分受检查点蛋白质、DNA完整性的保存和正确修复的调节[84]. 我们主要关注其中一种蛋白质,p53,最近被证明与衰老和AD有关[55,57,58]. 根据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未折叠p53在健康受试者中增加,并且在AD患者中特别高,提出了AD病理学与p53未折叠状态之间的联系。通过研究p53构象变化对AD发病的影响,我们首次定义了由aβ驱动的事件等级:aβ诱导的HIPK2耗竭和未折叠的p53可能有助于AD发病,导致细胞功能失调[73]. 鉴于最近的数据显示p53抑制细胞衰老,这一观察结果很有趣。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众所周知,p53具有诱导衰老的能力,但最近的证据表明,p53在促进细胞周期阻滞的同时,也可以抑制细胞衰老[85]. 这种对衰老的双重影响可能归因于p53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细胞生长和代谢应激[86]. 其中之一是mTOR通路,它与机体衰老密切相关,因为它的抑制可能是缩短寿命的主要机制之一[87]. p53能够通过激活特定效应物(PTEN、AMP激酶和TSC-2)来调节DNA损伤或致癌应激后mTOR的活性,每一种效应物都是降低与衰老表型有关的mTOR活性的信号[85,88]. 通过抑制mTOR,p53可以抑制衰老表型,将衰老转化为静止[89]. 此外,mTOR抑制诱导自噬,从而导致蛋白质聚集体的积累、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每一种都可能促进衰老[86]. 因此,考虑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折叠p53的数量增加,野生型p53构象的丢失可以释放mTOR,从而诱发与年龄相关的异常。

自从发现p53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在这几十年里,人们已经获得了关于其结构、功能和途径的大量信息。在p53研究的第四个十年里,研究界希望能够获得影响p53功能的新药,不仅治疗癌症,HIPK2被认为是Aβ作用的新靶点,这可能意味着一种新的功能性生物标记物,有助于解决新的治疗策略[90].

致谢

这项工作得到了大学与研究部(MIUR,Grant#2007HJCCSF to S.G.)、UNIPV-Regione Lombardia以及意大利癌症研究协会(AIRC)对G.D.O的资助。

脚注

提交人声明没有利益冲突。

更多信息

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TP53突变数据库:网址:http://www-p53.iarc.fr.

参考文献

  • Hardy J,Selkoe DJ。阿尔茨海默病的淀粉样蛋白假说:治疗学的进展和问题。科学。2002;297:353–3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Uberti D、Carsana T、Bernardi E、Rodella L、Grigolato P、Lanni C、Racchi M、Govoni S、Memo M。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成纤维细胞p53介导的细胞死亡选择性损伤。细胞科学杂志。2002;115:3131–31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nni C、Uberti D、Racchi M、Govoni S、Memo M。未折叠的p53: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生物标记物。阿尔茨海默病杂志。2007;12:93–9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Uberti D、Cenini G、Olivari L、Ferrari-Toninelli G、Porrello E、Cecchi C、Pensalfini A、Liguri G、Govoni S、Racchi M、Maurizio M。HEK细胞中淀粉样前体蛋白的过度表达改变了p53构象状态,并保护其免受阿霉素的影响。神经化学杂志。2007;103:322–3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uca R,Nardinocchi L,Givol D,D’Orazi G。HIPK2对p53活性的调节:人类癌细胞的分子机制和治疗意义。致癌物。2010;29:4378–438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unan J,小型DH。α-、β-和γ-分泌酶对APP裂解的调节。FEBS信函。2000;483:6–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menetz F、Tomita T、Hsieh H、Seabrook G、Borchert D、Iwatsubo T、Sisodia S、Malinow R.APP处理和突触功能。神经元。2003;37:925–9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erai K、Iwai A、Kawabata S、Tasaki Y、Watanabe T、Miyata K、Yamaguchi T。表达人类β淀粉样前体蛋白的转基因小鼠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状蛋白沉积具有相同的特征。神经科学。2001;104:299–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alsh DM、Selkoe DJ、Aβ寡聚体——十年的发现。神经化学杂志。2007;101:1172–11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itan G、Kirkitadze MD、Lomakin A、Vollers SS、Benedek GB、Tepowl DB。淀粉样β蛋白(Abeta)组装:Abeta 40和Abeta 42通过不同的途径齐聚。美国国家科学院程序。2003;100:330–33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ou K,Kim D,Kakio A,Byun K,Gong JS,Kim J,Kim M,Sawamura N,Nishimoto S,Matsuzaki K,Lee B,Yanagisawa K,Michikawa M.淀粉样β蛋白(Abeta)1-40保护培养物和大鼠脑中的神经元免受Abeta1-42诱导的损伤。神经化学杂志。2003;87:609–6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yeux R、Tang MX、Jacobs DM、Manly J、Bell K、Merchant C、Small SA、Stern Y、Wisniewski HM、Mehta PD。血浆淀粉样β肽1-42和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nn Neurol公司。1999;46:412–4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amin G、Ono K、Inayathullah M、Tepoll DB。淀粉样β蛋白组合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靶点。当前药物设计。2008;14:3231–324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ura E、Lanni C、Preda S、Pistoia F、SaráM、Racchi M、Schettini G、Marchi M、Govoni S.β淀粉样蛋白:影响年龄相关神经递质变化的疾病靶点或突触调节器?当前药物设计。2010;16:672–6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lkoe DJ,Schenk D.阿尔茨海默病:分子理解预测淀粉样蛋白治疗。《药物毒理学年鉴》。2003;43:545–58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ass C、Schlossmacher MG、Hung AY、Vigo-Pelfrey C、Mellon A、Ostaszewski BL、Lieberburg I、Koo EH、Schenk D、Teplow DB等。淀粉样β肽是在正常代谢过程中由培养细胞产生的。自然。1992;359:322–3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的Tamaoka A、Sawamura N、Fukushima T、Shoji S、Matsubara E、ShojiM、Hirai S、Furiya Y、Endoh R、Mori H.淀粉样β蛋白42(43)。神经科学杂志。1997;148:41–4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ne DP,Crawford LV.T抗原与SV40转化细胞中的宿主蛋白结合。自然。1979;278:261–26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车道DP。p53,基因组的守护者。自然。1992;358:15–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ousden K,车道DP。P53与健康和疾病。Nat Rev Mol细胞生物学。2007;8:275–2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齐尔福J,Lowe SW。p53的肿瘤抑制功能。冷泉Harb Perspect生物。2009;1:a00188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urray-Zmijewski F,Slee EA,Lu X.复杂的条形码是p53对压力的异质反应的基础。《自然评论》分子细胞生物学。2008;9:702–7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iley T,Sontag E,Chen P,Levine A.人类p53调节基因的转录控制。《自然评论》分子细胞生物学。2008;9:402–41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arlev NA、Liu L、Chehab NH、Mansfield K、Harris KG、Halazonetis TD、Berger SL。p53的乙酰化通过辅活化因子/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招募激活转录。分子细胞。2001;8:1243–12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e Cam L、Linares LK、Paul C、Julien E、Lacroix M、Hatchi E、Triboulet R、Bossis G、Shmueli A、Rodriguez MS、Coux O、Sardet C。E4F1是一种非典型的泛素连接酶,可独立于降解调节p53效应器功能。单元格。2006;127:775–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lne DM、Palmer RH、Meek DW。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的突变消除了p53的抗增殖活性。核酸研究。1992;20:5565–557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Olsten MEK、Weber JE、Litchfield DW。CK2相互作用蛋白:CK2调节的新兴范式?分子和细胞生物化学。2005;274:115–12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ofmann TG,Moller A,Sirma H,Zentgraf H,Taya Y,Droge W,Will H,Schmitz ML.通过与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的相互作用调节p53活性。自然细胞生物学。2002;4:1–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Orazi G、Cecchinelli B、Bruno T、Manni I、Higashimoto Y、Saito S、Gostissa M、Coen S、Marchetti A、Del Sal G、Piaggio G、Fanciulli M、Appella E等。同源多肽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磷酸化Ser 46的p53并介导凋亡。自然细胞生物学。2002;4:11–1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i Stefano V、Rinaldo C、Sacchi A、Soddu S、D’Orazi G。同源多肽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活性和p53磷酸化是顺铂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关键事件。实验细胞研究。2004;293:311–32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istritto G、Puca R、Nardinocchi L、Sacchi A、D’Orazi G.HIPK2诱导的p53Ser46磷酸化激活KILLER/DR5介导的caspase-8外源性凋亡途径。细胞死亡和分化。2007;14:1837–18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ppella E,Anderson CW。基因毒性应激对p53的翻译后修饰和激活。欧洲生物化学杂志。2001;268:2764–277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ira N、Nihira K、Yamaguchi T、Miki Y、Yoshida K。DYRK2靶向细胞核,并通过Ser46磷酸化在DNA损伤的凋亡反应中控制p53。分子细胞。2007;25:725–7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oshida K,Liu H,Miki Y.蛋白激酶Cδ在DNA损伤的凋亡反应中调节p53抑癌基因Ser46的磷酸化。生物化学杂志。2006;281:5734–57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ykes SM、Mellert HS、Holbert MA、Li K、Marmorstein R、Lane WS、McMahon SB。p53 DNA结合结构域的乙酰化调节细胞凋亡诱导。分子细胞。2006;24:841–85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ng Y,Luo J,Zhang W,Gu W.依赖Tip60的p53乙酰化调节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之间的决定。分子细胞。2006;24:827–83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nights CD、Catania J、Di Giovanni S、Muratoglu S、Perez R、Swartzbeck A、Quong AA、Zhang X、Beerman T、Pestell RG、Avantaggiati ML。不同的p53乙酰化盒不同地影响基因表达模式和细胞命运。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173:533–54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ischof O,Kirsh O,Pearson M,Itahana K,Pelicci PG,Dejean A.解构PML诱导的早衰。EMBO J。2002;13:3358–336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钱毅,陈欣。p53对肿瘤的抑制:使细胞衰老。组织病理学。2010;25:515–52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oledo LI、Murga M、Gutierrez-Martinez P、Soria R、Fernandez-Capetillo O。在没有DNA断裂的情况下,ATR信号可以驱动细胞衰老。基因发育。2008;22:297–30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umakov PM。p53蛋白在多细胞生物中的多功能性。生物化学(莫斯科)2007;72:1399–142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杨旭。翻译后修饰对p53反应的调节。细胞死亡和分化。2003;10:400–40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ogelstein B,Lane D,Levine AJ。浏览p53网络。自然。2000;408:307–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inaut P,Hollstein M.p53与人类癌症:前一万个突变。高级癌症研究。2000;77:81–13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lvioli S、Capri M、Bucci L、Lanni C、Racchi M、Uberti D、Memo M、Mari D、Govoni S、Franceschi C。为什么百岁老人逃避或延缓癌症?IGF-1、炎症和p53的作用。癌症免疫疗法。2009;58:1909–191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nni C、Racchi M、Uberti D、Mazzini G、Stanga S、Sinforiani E、Memo M、Govoni S。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正常和生物衰老研究的趋势:关注p53。当前药物设计。2008;14:2665–267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Rodier F,Campisi J,Bhaumik D。p53的两个方面:衰老和肿瘤抑制。核酸研究。2007;35:7475–748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yner SD、Venkatachalam S、Choi J、Jones S、Ghebranious N、Igelmann H、Lu X、Soron G、Cooper B、Brayton C、Hee Park S、Thompson T、Karsenty G等显示早期衰老相关表型的p53突变小鼠。自然。2002;415:45–5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ier B、Gluba W、Bernier B、Turner T、Mohammad H、Guise T、Sutherland A、Thorner M、Scrable H。p53短亚型对哺乳动物寿命的调节。基因发育。2004;18:306–31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arela I、Cadiñanos J、Pendás AM、Gutiérrez-Fernández A、Folgueras AR、sánchez LM、Zhou Z、Rodríguez FJ、Stewart CL、Vega JA、Tryggvason K、Freije JM、López-Otín C。缺乏Zmpste24蛋白酶的小鼠加速衰老与p53信号激活有关。自然。2005;437:564–5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umble M、Moore L、Chambers SM、Geiger H、Van Zant G、Goodell MA、Donehower LA。老化过程中p53剂量改变对造血干细胞动力学的影响。鲜血。2007;1091:1736–174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ukhman VL、Ninkina NN、Chumakov PM、Khilenkova MA、Samarina OP。人类p53基因的结构组织。人p53基因的分子克隆。杰奈提卡。1987;23:1547–15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theu A、Maraver A、Klatt P、Flores I、Garcia-Cao I、Borras C、Flores-JM、ViñA J、Blasco MA、Serrano M。通过Arf/p53途径的损伤保护延缓衰老。自然。2007;448:375–3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eng Z、Hu W、Teresky AK、Hernando E、Cordon Cardo C、Levine AJ。衰老过程中p53功能下降:老年人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可能机制。PNAS。2007;104:16633–1663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Uberti D、Lanni C、Carsana T、Francisconi S、Missale C、Racchi M、Govoni S、Memo M。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成纤维细胞中p53突变样构象的鉴定。衰老的神经生物学。2006;27:1193–120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èplan C,Richard MJ,Hainaut P.氧化还原信号和过渡金属在p53通路的控制中。生物化学药理学。2000;59:25–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nni C、Racchi M、Mazzini G、Ranzenigo A、Polotti R、Sinforiani E、Olivari L、Barcikowska M、Styczynska M、Kuznicki J、Szybinska A、Govoni S、Memo M等。构象改变的p53:一种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标志物?分子精神病学。2008;13:641–64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nni C、Racchi M、Stanga S、Mazzini G、Ranzenigo A、Polotti R、Memo M、Govoni S、Uberti D。血液中未折叠的p53是轻度认知障碍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变的预测性特征信号。阿尔茨海默病杂志。2010;20:97–10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Zhou X,Jia J.p53介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淋巴细胞G1/S检查点功能障碍。神经科学信件。2010;468:320–32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im YH,Choi CY,Lee S,Conti MA,Kim Y.Homeodomain相互作用蛋白激酶,同源域转录因子共同阻遏物的新家族。生物化学杂志。1998;273:875–87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ito S、Goodarzi AA、Higashimoto Y、Noda Y、Lees-Miller SP、Appella E、Anderson CW。ATM介导多个p53位点的磷酸化,包括Ser46,以响应电离辐射。生物化学杂志。2002;277:12491–1249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miyama S、Taniguchi S、Matsumoto Y、Tsunoda E、Ohto T、Suzuki Y。DNA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人类p53 Ser46的潜力。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委员会。2004;323:816–82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Yoshida K,Liu H,Miki Y。蛋白激酶Cδ在DNA损伤的凋亡反应中调节p53抑癌基因Ser46的磷酸化。生物化学杂志。2006;281:5734–574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ira N、Nihira K、Yamaguchi T、Miki Y、Yoshida K。DYRK2以细胞核为靶点,通过Ser46磷酸化在DNA损伤的凋亡反应中控制p53。分子细胞。2007;25:725–73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uca R、Nardinocchi L、Sacchi A、Rechavi G、Givol D、D’Orazi G。HIPK2调节p53活性,使其向促凋亡转录方向发展。摩尔癌症。2009;8:1–1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uca R、Nardinocchi L、Starace G、Rechavi G、Sacchi A、Givol D、D’Orazi G.Nox1参与p53脱乙酰化及其转录活性和凋亡的抑制。自由放射性生物医药。2010;48:1338–13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uca R、Nardinocchi L、Gal H、Rechavi G、Amariglio N、Domany E、Notterman DA、Scarsella M、Leonetti C、Sacchi A、Blandino G、Givol D、D’Orazi G。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敲除后野生型p53可逆功能障碍。癌症研究。2008;15:3507–37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uca R、Nardinocchi L、Bossi G、Sacchi A、Rechavi G、Givol D、D’Orazi G。通过调节金属硫蛋白和锌来恢复HIPK2缺失细胞中的wtp53活性。实验细胞研究。2009;315:67–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iles AT、Hawksworth GM、Beattie JH、Rodilla V.哺乳动物金属硫蛋白的诱导、调节、降解和生物学意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评论。2000;35:77–8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erhaegh GW,Parat MO,Richard MJ,Hainaut P.通过锌的细胞内螯合调节p53构象和DNA结合活性。霉菌致癌。1998;21:205–21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eplan C,Richard MJ,Hainaut P.抑癌蛋白p53的金属调节:锌在接触金属螯合剂后介导复性在体外在完整的细胞中。致癌物。2000;19:5227–523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rian MG,Jayasurya A,Bay BH。人类肿瘤中的金属硫蛋白及其在致癌中的潜在作用。静音分辨率。2003;533:201–20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Lanni C、Nardinocchi L、Puca R、Stanga S、Uberti D、Memo M、Govoni S、D’Orazi G、Racchi M。Homeodomain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阿尔茨海默氏症β-淀粉样蛋白的靶点,导致p53错误折叠和细胞存活不当。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2010;5:e1017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rdinocchi L、Puca R、Guidolin D、Belloni AS、Bossi G、Michiels C、Sachi A、Onisto M、D’Orazi G。HIPK2对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转录调节表明了一种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机制。Biochim生物物理学报。2009;1793:368–37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agi JH,Schaffer A.金属硫蛋白的生物化学。生物化学。1988;27:8509–851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ai L,Satoh M,Tohyama C,Cherian MG。金属硫蛋白在辐射暴露中的诱导和保护作用。毒理学。1999;132:85–9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老年大鼠海马中的Moccheggiani E、Giacconi R、Fattoretti P、Casoli T、Cipriano C、Muti E、Malavolta M、Di Stefano G、Bertoni-Freddari C.金属硫蛋白亚型(I+II和III)和白细胞介素-6:其伴随的增加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变吗?Brain Res牛市。2004;63:133–1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ranceschi C、Bonafe M、Valensin S、Olivieri F、De Luca M、Ottaviani E、De Benedectis G.炎症老化。免疫衰老的进化观点。Ann NY科学院。2000;908:244–25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ccheggiani E、Costarelli L、Giacconi R、Cipriano C、Muti E、Malavolta M.锌结合蛋白(金属硫蛋白和α-2巨球蛋白)和免疫衰老。实验老年学。2006;41:1094–110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ccheggiani E,Muzzioli M,Giacconi R.锌与衰老中感染的免疫耐受性:新的生物工具。药物科学趋势。2000;21:205–20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nsi SL、Paoletti P、Bush AI、Skler I.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中的锌。国家神经科学评论。2009;10:780–79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lavolta M、Cipriano C、Costarelli L、Giacconi R、Larbi A、Pawelec G、Dedoussis G、Herbein G、Monti D、Jajte J、Rink L、Moccheggiani E。高龄时金属硫蛋白下调:与细胞衰老相关的现象?复兴研究。2008;11:455–45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rdinocchi L、Puca R、Sacchi A、Rechavi G、Givol D、D’Orazi G。通过恢复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和p53活性,抑制HIF-1α,靶向癌细胞缺氧PLoS_One公司。2009;4:e6819。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Francisconi S、Codenotti M、Ferrari-Toninelli G、Uberti D、Memo M。DNA完整性和神经元变性的保存。大脑研究大脑研究修订。2005;48:347–35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emidenko ZN,Korotchkina LG,Gudkov AV,Blagosklonny MV。p53对细胞衰老的矛盾抑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0;107:9660–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Vigneron A、Vousden KH、p53、ROS和衰老在衰老控制中的作用。衰老。2010;2:471–474.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nds SL、Proud CG、Wyttenbach A.mTOR在衰老中的作用:蛋白质合成还是自噬?衰老。2009;1:586–597.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Poyurovsky MV,Prives C.P53和老龄化:旧范式的新视角。衰老。2010;2:380–38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orotchkina LG、Leontieva OV、Bukreeva EI、Demidenko ZN、Gudkov AV、Blagosklonny MV。p53诱导衰老和静止之间的选择部分取决于mTOR途径。衰老。2010;2:344–35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Nardinocchi L、Puca R、Givol D、D’Orazi G.HIPK2——一种用于肿瘤抑制的治疗靶点。在p53激活和HIF-1α抑制中的作用。细胞周期。2010;9: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老龄化(纽约州奥尔巴尼市)由以下人员提供Impact Journals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