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的徽标Link to Publisher's site
PMC全文:
2010年4月12日在线发布。 doi(操作界面):10.1093/nar/gkq197

图2。

保存图片、插图等的外部文件。对象名为gkq197f2.jpg

第一、内部和末端外显子的相对数量。(A类)已知外显子(RefSeq注释)中第一、内部和末端外显子的相对数量。(B类)第一、内部和末端新(未标记)外显子的相对数量。(C类)外显子或上游200 nt内含有转录起始位点(TSS)的第一个已知外显子和新外显子的百分比[DBTSS(24),版本:7.02009年9月15日)。(D类)含有共有AATAAA序列的poly-A信号或1-nt变异体的末端外显子的百分比(23). 第一外显子是未检测到3′剪接位点的外显子。末端外显子是那些没有检测到5′剪接位点的外显子。内部外显子既有3′剪接位点,也有5′剪接部位。该分析仅包括最小25 nt的外显子,不包括嵌合转录产物。

本文中的图像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图7。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