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访问密钥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维罗尔杂志》。1992年6月;66(6): 3531–3537.
预防性维修识别码:项目经理241134
PMID:158372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感染和CD4阴性人类细胞系的融合:可溶性CD4的诱导和增强。

摘要

我们描述了人类免疫缺陷2型(HIV-2)毒株,该毒株诱导细胞与细胞融合并感染某些CD4人类细胞系。可溶性CD4(sCD4)可诱导或增强大多数受试HIV-2菌株的融合。可溶性CD4-免疫球蛋白G嵌合物、sCD4结合物和CD4第三结构域抗体阻断CD4细胞的HIV-2融合。我们得出结论,HIV-2可以通过CD4的替代细胞表面受体进入CD4细胞。虽然一些菌株能够有效进入,但其他菌株仍然依赖于与sCD4的相互作用来启动膜融合所需的病毒包膜的变化。

全文

全文可用作原始打印版本的扫描副本。获取完整文章(1.5M),或单击下面的页面图像逐页浏览。PubMed链接也可用于选定的引用.

本文中的图像

单击图像以查看更大的版本。

选定的引用

这些参考文献在PubMed中。这可能不是本文的完整参考文献列表。

  • Albert J、Bredberg U、Chiodi F、Böttiger B、FenyöEM、Norrby E、Biberfeld G。一种新的源于西非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分离物(SBL-6669)及其与HTLV-IV、LAV-II和HTLV-IIIB的关系。艾滋病Res-Hum逆转录病毒。1987年春季;(1):3–1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艾伦·JS。病毒融合中免疫缺陷病毒的受体介导激活。科学。1991年5月31日;252(5010):1322–13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llan JS、Strauss J、Buck DW。可溶性受体分子增强SIV感染。科学。1990年3月2日;247(4946):1084–108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oki N,Shioda T,Satoh H,Shibuta H.通过携带HIV env基因和人类CD4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形成人类和非人类细胞的合胞体。艾滋病。1991年7月;5(7):871–87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rthos J、Deen KC、Chaikin MA、Fornwald JA、Sathe G、Satentau QJ、Clapham PR、Weiss RA、McDougal JS、Pietropaolo C等。人类CD4中对HIV结合至关重要的残基的鉴定。单元格。1989年5月5日;57(3):469–481.[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Ashorn PA,Berger EA,Moss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糖蛋白/CD4介导的非原代细胞与人类细胞的融合。《维罗尔杂志》。1990年5月;64(5):2149–21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Byrn RA、Mordenti J、Lucas C、Smith D、Marster SA、Johnson JS、Cossum P、Chamow SM、Wurm FM、Gregory T等。CD4免疫粘附素的生物学特性。自然。1990年4月12日;344(6267):667–6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sebro B,Buller R,Portis J,Wehrly K。CD4阳性人脑和皮肤细胞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和感染失败。《维罗尔杂志》。1990年1月;64(1):215–22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hesebro B,Wehrly K.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性敏感定量焦点分析的开发。《维罗尔杂志》。1988年10月;62(10):3779–378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apham PR、Blanc D、Weiss R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和2型以及猿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CD4阳性细胞的特定细胞表面要求。病毒学。1991年4月;181(2):703–7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apham PR、Weber JN、Whitby D、McIntosh K、Dalgleish AG、Maddon PJ、Deen KC、Sweet RW、Weiss RA。可溶性CD4可阻止多种HIV和SIV菌株对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感染,但对脑细胞和肌肉细胞的感染无效。自然。1989年1月26日;337(6205):368–37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avel F、Guétard D、Brun-Vézinet F、Chamaret S、Rey MA、Santos-Ferreira MO、Laurent AG、Dauguet C、Katlama C、Rouzioux C等。从西非艾滋病患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科学。1986年7月18日;233(4761):343–34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Clements GJ、Price-Jones MJ、Stephens PE、Sutton C、Schulz TF、Clapham PR、McKeating JA、McClure MO、Thomson S、Marsh M等。HIV-1和HIV-2表面糖蛋白的V3环含有蛋白水解切割位点:在病毒融合中的可能功能?艾滋病Res-Hum逆转录病毒。1991年1月;7(1):3–1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Dalgleish AG、Beverley PC、Clapham PR、Crawford DH、Greaves MF、Weiss RA。CD4(T4)抗原是艾滋病逆转录病毒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1984年12月20日;312(5996):763–767.[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ouse JM、Bhat S、Spitalnik SL、Laughlin M、Stefano K、Silberberg DH、Gonzalez-Scarano F。通过半乳糖神经酰胺抗体抑制HIV-1进入神经细胞系。科学。1991年7月19日;253(5017):320–3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art TK、Kirsh R、Ellens H、Sweet RW、Lambert DM、Petteway SR,Jr、Leary J、Bugelski PJ。可溶性CD4蛋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和感染细胞的结合诱导包膜糖蛋白gp120的释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991年3月15日;88(6):2189–2193.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希利·D、戴安达·L、摩尔·JP、麦克道格尔·JS、摩尔·MJ、埃斯特斯·P、巴克·D、广警局、贝弗利·PC、萨腾陶·昆士兰州。新型抗CD4单克隆抗体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CD4+细胞融合与病毒结合分离。《实验医学杂志》。1990年10月1日;172(4):1233–124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Hwang SS,Boyle TJ,Lyerly HK,Cullen BR.确定包膜V3环是HIV-1细胞嗜性的主要决定因素。科学。1991年7月5日;253(5015):71–74.[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克拉茨曼D、香槟E、香槟S、格鲁斯特J、古塔德D、赫森德T、格鲁克曼JC、蒙塔尼L。T淋巴细胞T4分子作为人类逆转录病毒LAV的受体。自然。1984年12月20日;312(5996):767–76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Kumar P、Hui HX、Kappes JC、Haggarty BS、Hoxie JA、Arya SK、Shaw GM、Hahn BH。减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分离物的分子特征。《维罗尔杂志》。1990年2月;64(2):890–901.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addon PJ、Dalgleish AG、McDougal JS、Clapham PR、Weiss RA、Axel R。T4基因编码艾滋病病毒受体,并在免疫系统和大脑中表达。单元格。1986年11月7日;47(3):333–348.[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Keeting J、Balfe P、Clapham P、Weiss RA。重组CD4选择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变异体与CD4的gp120亲和力降低,细胞融合能力增强。《维罗尔杂志》。1991年9月;65(9):4777–478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cKeeting JA、McKnight A、McIntosh K、Clapham PR、Mulder C、Weiss RA。人类和猴免疫缺陷病毒斑块的评估和中和试验。维罗尔将军。1989年12月;70(第12部分):3327–333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艾伦·JS。病毒融合中免疫缺陷病毒的受体介导激活。科学。1991年5月31日;252(5010):1322–1323.[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ore JP、McKeeting JA、Weiss RA、Sattentau QJ。可溶性CD4诱导的gp120与HIV-1病毒分离。科学。1990年11月23日;250(4984):1139–1142.[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Morikawa Y、Moore JP、Wilkinson AJ、Jones IM。与去除HIV-2外糖蛋白中单个糖基化位点相关的CD4结合亲和力降低。病毒学。1991年2月;180(2):853–856.[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ttentau QJ、Clapham PR、Weiss RA、Beverley PC、Montagnier L、Alhalabi MF、Gluckmann JC、Klatzmann D。人类和猴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2和SIV与其细胞受体CD4分子上的类似表位相互作用。艾滋病。1988年4月;2(2):101–105.[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attentau QJ,Moore JP。可溶性CD4结合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糖蛋白中诱导的构象变化。《实验医学杂志》。1991年8月1日;174(2):407–415.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chulz TF、Whitby D、Hoad JG、Corrah T、Whittle H、Weiss RA。冈比亚2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和分子变异性。《维罗尔杂志》。1990年10月;64(10):5177–5182.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ekigawa I、Chamow SM、Groopman JE、Byrn RA。CD4免疫粘附素,但不是重组可溶性CD4,阻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感染的淋巴细胞形成合胞体。《维罗尔杂志》。1990年10月;64(10):5194–519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mmerfelt MA,Weiss RA。人类细胞上20种逆转录病毒的受体干扰组。病毒学。1990年5月;176(1):58–69.[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Sommerfelt MA、Williams BP、McKnight A、Goodfellow PN、Weiss RA。D型猿猴逆转录病毒受体基因在人类19号染色体上的定位。《维罗尔杂志》。1990年12月;64(12):6214–6220.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Takeuchi Y、Akutsu M、Murayama K、Shimizu N、Hoshino H。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宿主范围突变:通过env基因中和表位的单点突变改变细胞向性。《维罗尔杂志》。1991年4月;65(4):1710–1718.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ber J、Clapham P、McKeating J、Stratton M、Robey E、Weiss R。不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离物对脑细胞的感染:CD4作为受体的作用。维罗尔将军。1989年10月;70(第10部分):2653–2660。[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 Werner A,Winskowsky G,Kurth R.可溶性CD4增强猴免疫缺陷病毒SIVagm感染。《维罗尔杂志》。1990年12月;64(12):6252–6256. [PMC免费文章][公共医学][谷歌学者]

文章来自病毒学杂志由以下人员提供美国微生物学会(A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