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于202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通知-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于202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通知

作者:日期: 2023-07-12浏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精神,解决海南省卫生健康队伍人才紧缺问题,吸引优秀医学人才到海南干事创业共享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新机遇,海南省政府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对省内公立医院的支持力度,为有志在海南扎根奉献业界精英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根据我院快速发展的需要及博士后工作发展规划,经研究,决定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博士毕业生到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龙华院区实景图

一、医院简介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1973年建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紧急救援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现有个院区,包括龙华院区老院区,位于海口市中心)、乐城医院位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公立民营医疗管理新模式挂牌成立)以及江东新院区(按“第五代”医院标准建设,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点项目),同时规划建设3个院区(口腔医院院区、优联医院院区、滨江医院院区)。医院具有完善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教学体系,是海南医学院教学体量最大的临床学院,是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单位。



                      乐城医院实景图


二、平台及学科建设

我院临床医学”学科已进入ESI名称:1%行列。目前获批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7个,省级级重点专科/学科2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或院士团队创新中心2个。

                     江东院区效果图

招收的博士后研究领域

根据医院博士后工作发展规划本次招收以下研究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肿瘤学、生物信息、细胞治疗、生殖健康、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造血系统与衰老相关疾病、颅面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药学、药剂学,纳米医学、急诊医学、儿外科学、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防治、内科学、心血管病理学、肾脏病学、神经病学、营养学、流行病学等领域。

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条件

(一)入站时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获得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二)入站前科研业绩需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身份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第1版

2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或国家级科技奖项的三等奖以上1项;

三。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含子课题)1项,或作为主要参与者排名前三)参加过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含子课题);

4第一权人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5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1部。

三)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我院原则上不招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四)我院不招收各单位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入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他单位在职人员申请进入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须经原单位同意脱产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申请材料:

(一)个人简历

(二)曾参加或承担的主要科研工作简介成果业绩;

(三)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著作及专利、科研课题、获奖等其他科研业绩

(四)2名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其中一名为本人博士期间的导师);

五)入站后的博士后科研工作设想。

、岗位待遇:

1.年薪30万元(税前,含社会保险费用);

2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研究成果、获批科研课题、获得科技奖项等均可按本院相关激励政策获得条件性科研奖励;

3.财政部按照每人两年16万元的资助标准划拨博士后研究人员日常经费

、应聘方式:

1.本招聘常年有效,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可随时将申请材料发送至kejiaoke200707@163.com,邮件标题为“姓名+毕业院校+海医一附院博士后招聘

2.初选合格者将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通知本人参加面试

.参加面试者需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及复印件、专家推荐信和其它可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关资料

4.面试通者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合格后录用。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陈贤才,0898-66774192,18808960655,kejiaoke200707@163.com


附表:博士后合作导师名单及博士后招收领域



博士后合作导师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及博士后招收领域

                     

姓名

研究领域

常智杰

肿瘤生物学

 

儿外科学

郭峻莉

心血管病理学

韩敬东

生物信息

黄雄高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防治

黄元华

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

 

心血管病学/肿瘤学

李井泉

肿瘤学

李其富

神经病学

李景华

肿瘤学

刘光慧

衰老与再生

刘明耀

细胞治疗,生殖健康

刘启兵

药理学

刘笑然

急诊医学

楼青青

内科学

马燕琳

生殖医学、干细胞与医学遗传学

 

营养学、流行病学

任瑞宝

造血系统与衰老相关疾病研究

施松涛

颅面分子生物学

王艳丽

药剂学,纳米医学

夏乾峰

临床检验诊断学

杨文君

肿瘤遗传

于法标

临床检验诊断学

赵振强

神经病学

郑少江

肿瘤学

朱永俊

肾脏病学

张爱华

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