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访
  • |登录
  • 无障碍
  • 繁体版|
  • 简体版|
返回
顶部
信访案件是考题 群众满意是答案 ——记广西最美信访干部吴智强

吴智强和律师接待上访群众。

□本报通讯员刘恬甜

他走出校门就从事被称作天下第一难事”的信访工作,一干就是34年;他以“如我在诉、如我在访”的情怀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工作,解纷解难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获得广西最美信访干部”党员岗位标兵”优秀接谈员”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贺州市信访局副局长吴智强。

时刻坚守初心

老乡们,希望大家冷静,依法行事,冲动对自己不利……”2023年5月26日,富川瑶族自治县某镇20多名群众到贺州市政府上访,反映某石场爆破损坏民房等问题,情绪十分激动。吴智强苦口婆心地劝导,并召集县、镇及相关部门共同接访,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并一一解答。上访群众离开后,吴智强督促县、镇组建工作专班,多次赴现场了解情况和商讨解决办法,做足做实上访事项后半篇文章”,最终妥善解决问题。

群众信任党和政府才上访,有时举手之劳就能解决群众天大的事,何乐不为?”在吴智强看来,有些问题看似不大,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民族团结和谐,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把上访群众当亲人、把访情当家事。正是这份为民情怀的坚守,贺州市信访局来访接待窗口连续5年获评“人民满意窗口”。

一次,20多名群众怒气冲冲地上访,反映承包地被强行抢种的问题。吴智强及时安抚他们的情绪,认真研究解决方案,当天便化解了争端。今年4月,吴智强无意中得知平桂区的王女士为办理退休职工医保手续伤透脑筋,便主动让她向市信访局提供材料,仅用6天就解决了问题……

有人认为信访工作既苦又累,上升空间小,有时还吃力不讨好,多次劝吴智强换岗位。他总是淡然回应: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做。能为群众做点事,我很满足。”

不让群众为难

孔某承包的鱼塘和果园被某项目征用,因核算的补偿款与期待值差距较大,孔某反复上访。吴智强不厌其烦地接访,详细了解案情,会商化解办法。2023年9月,这起历经12年的信访案终于尘埃落定,孔某专程给信访局送来一面写有情系百姓解民忧真心为民办实事”字样的锦旗。

信访工作天下第一难,边远民族地区的信访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啃“硬骨头”、拔“硬钉子”,吴智强不断攻坚克难,积累经验,成为广西信访矛盾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库成员。有困难,找强哥”成为贺州信访群众口口相传的佳话。

去年除夕夜,直到凌晨时吴智强才送走最后一名上访的农民工,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群众到年关还上访,肯定是遇到大难题了,我们再难,也不能让群众为难!”

解决上访难题,合力才能攻坚。”吴智强在工作中勇挑重担,积极整合力量,依靠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充分利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优势资源攻坚克难、化解积案。

孔某被何某驾驶的货车撞伤,法院依法判决保险公司赔偿11万元、何某赔偿35万余元。何某履行部分赔偿款后再无力支付。2023年2月,孔某以极端方式上访,要求与事故车关联的单位垫付。考虑到孔某仍需疗伤,吴智强说服其先治疗再协商赔偿事宜。可是,孔某入院天又出来闹访。吴智强组织研判后,落实由事发地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调处。难题终于攻克,孔某事心双解。

创新破题解难

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贺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忠说,作为答卷人,吴智强一次次破题解难。

在处理骆某拒付8名彝族劳务工人29万余元工资信访案时,吴智强运用自己探索的追薪攻略,很快帮助群众拿到血汗钱。吴智强善于挤出时间钻研,学习少数民族群众语言、习俗等,向群众宣传民法典、劳动者权益保护法、信访工作条例等,强化群众法治思维,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和维权。针对平桂区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吴智强指导基层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力量,最大限度推动群众信访事项在县域及以下得到妥善解决。平桂区聚焦“法治信访”“事要解决”精准发力,成效明显,2022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

牵头起草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规范》贺州标准”,在广西率先规范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促进贺州市信访事项办理质量评查办法(试行)》与《贺州市初次信访事项办理审核工作规程》形成工作闭环,推动最多访一次”在基层落地,提升信访事项办理质效和法治化水平……吴智强精准把脉”,根治基层信访难题,一项项创新举措推动信访举报不空转”、群众呼声有回应”、矛盾纠纷“零激化”。

截至5月31日,贺州市初次求决类信访事项845件,依法分类导入其他法定途径办理占42.13%,同比提高34.4%;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6.62%,位居全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