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东兴市做大做强北部湾渔业产业

航拍广西中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藻类培育池)。东兴市农业农村水利局供图)

东兴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是我国通往越南乃至其他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出口。立足广阔的浅海滩涂,近年来,东兴市充分发挥沿海沿边的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引领支撑,大力推进海洋渔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海洋渔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该市农业的突出亮点。

2023年,东兴市凭借农业产业发展优势,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创建过程中,东兴市以向海经济为导向,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重点发展壮大海洋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加快科技养殖步伐,探索优化养殖模式,推动农业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以来,东兴市坚持聚焦渔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基层推广、企业试点、全面铺开”的方式,以发展设施渔业为抓手,持续推广温室小棚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及工厂化养殖等设施渔业养殖模式,鼓励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和养殖大户先行先试,进而形成辐射示范效应。目前,该市已撬动超过2亿元社会资本投资设施渔业。

位于江平镇江龙村的东兴市庆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主要采用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年产对虾约14万公斤,年产值约720万元。基地配套大棚、养殖设备、循环水系统、紫外线消杀系统、生化池净水系统、棚内温控系统、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及设备集成自动控制系统等,通过打造智慧渔业,推动渔业向现代化转型,不断提升基地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探索高效渔业模式的推动下,东兴市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个,累计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1.5万平方米、陆基小棚养殖对虾3000多亩、陆基循环水养殖圆桶1800多个,养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渔业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加速东兴市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了农民增收、渔业增效、生态增绿,强力助推乡村振兴。2023年,东兴市水产品产量超过15万吨,渔业产值突破26亿元,占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近75%。

为推动渔业产业升级,东兴市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还加大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力度,整合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研发力量,重点加强海水养殖品种选育和苗种繁育,培育壮大20余家水产品种苗场,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做大做强中越两国北部湾渔业产业。

位于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的广西中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广西最大的海水养殖种苗繁育企业之一。该公司依托地理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其种苗基地已通过海关指定监管场地验收。同时,该公司还在越南广宁省与当地企业联合投资1600万美元,打造目前越南北部规模最大的水产种苗育苗基地,面向东盟各国供应优质水产种苗。

为促进北部湾渔场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养护,2017年以来,中越两国在东兴市北仑河口联合举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向北部湾水域投放真鲷、红鳍笛鲷、青石斑鱼、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等苗种,放流总量超过8400万尾。同时,东兴市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不断加大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保护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