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灵川推进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多点发力强村富民

——灵川推进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巫美桥红 通讯员 秦 培 吕国慧

“上半年,我们5一个项目12万余元。”8月13日,在灵川县潮田乡南圩村蔬菜种植示范园,驻村第一书记李才安说,自去年7月以来,该村先后投入资金54万余元,新建2600平方米大棚食用菌基地,今年首季8.56万棒香菇收入34万多元;现在16.8亩蔬菜种植示范园里又种上豆角,预计下个月就能上市。

南圩村发展食用菌和蔬菜等村集体经济项目是灵川县推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灵川县把“强集体”与“富群众”有机结合,通过多点发力助推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全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A(A)

灵川县实行村级集体经济重大事项县委常委会讨论决议机制,大力实施集智聚力”工程,从本村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中选拔经济能人进村两委班子,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覆盖驻村,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加快实施农村实用人才沃土工程”,打造了九屋镇四江村等4个村级集体经济实训基地,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传帮带”培养能人,培育出一批2019年年以来,全县新增33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总投资达3157.34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73万多元。截至目前,全县共精准选派34名第一书记和306名干部;在147名村(社区)书记中,65%以上是有产业项目的致富“领头雁”。

民族进步

针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灵川县采取“村企抱团”“村村抱团”等发展模式,大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破解增收瓶颈。现全县已有21个村与龙头企业联合经营,或是以资源入股发展村集体经济。其中有16个村自主发展种植食用菌,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08万元,兰田、大境等8个乡镇的10个贫困村与灵川金晨菌业公司合作,通过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由村集体出资金和土地,企业负责管理技术和市场销售,既解决村民合作社管理人才缺乏、不善经营等问题,又辐射带动了近100客户个贫困村抱团发展食用菌,每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约5万元。

资本

为了挖掘原有资产潜能,该县通过村集体租赁承包、资产入股等多种形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共盘活资产52处,采取出租门面、旧村委楼、废旧校舍等方式,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56万元。潮田乡寨底村将原村集体闲置的间办公用房门面以及35亩果园、500亩林场、1250平方米的厂房出租,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4万元左右。大圩镇大圩社区充分利用大圩古镇旅游资源优势,拆除旧菜市场建成130个车位的停车场,为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万元。

D·D·D

灵川县还依托古镇提香和橘红甘棠江等24个乡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村集体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等农旅产业项目,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灵川镇民治村投入100英寸村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农民土地80亩、棚和蔬、10万多元。公平乡四合村依托丰富的毛竹资源,建设2000多亩的毛竹林下草珊瑚种植基地,创办草珊瑚茶加工厂,村集体经济年创收5万余元。同时,该县大力推广家庭农场+农事体验”农业景观+观光旅游”农业庄园+休闲度假”乡土风情+民俗旅游”等产业+旅游”的模式。九屋镇江头村利用第3页级景区资源,引进公司开发爱莲荷花园”乡村旅游,为村集体经济年创收2.5万元;海洋乡小平乐村依托天下银杏第一乡”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接待中心,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8万元。

据灵川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9年该县14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超4万元,总收入达949.32万元,同比增长93.3%。其中有142人,占96.6%3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30万元,其中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29个,占比85.29%。2020年正加快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计划”,预计全县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均可超5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