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务

北美诗歌协会:以诗歌倾诉游子情

2024-05-13 08: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字
小字

  北美诗歌协会——

  以诗歌倾诉游子情(侨界关注)

彭训文王聪

  初夏的北京阳光明媚、繁花似锦,诗意京华,几多浪漫。近日,一场以诗韵满西城·四海中华情”为主题的百年丁香诗会侨声朗诵会,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侨界朗诵名家以花为约、以诗为媒,以诵读之声展现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赤子情怀。

  家乡的灯光永远为你们亮着”

  民族富强的梦想,要在我们手中实现!我要高声地歌唱,我骄傲——我是黄河的子孙……”当年近八旬的北美诗歌协会艺术总监、侨胞杨复朗诵完自己原创的诗歌我骄傲,我是黄河的子孙》,全程听众响起热烈的掌声。这首诗歌从黄河写起,回忆了祖(籍)国往昔的峥嵘岁月:民族解放、改革开放、科技进步、百舸争流……在杨复铿锵有力的声音中,一幕幕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场景重映眼帘。

  我们此前创作的诗歌都以美丽中国、伟大中国、浪漫中国、诗意中国为主题,但我觉得缺少一个角度,我还要歌颂奋斗的中国。”杨复说,中国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中国总是不断在克服困难中向前进。在创作诗歌时,我更想要表达祖(籍)国所取得成就背后经历的辛苦和不易,祖(籍)国的伟大是建立在持续克服艰难险阻的基础上。”

  太平洋的狂风巨浪/拍打着我的泪光/夕阳,燃烧着血红的思念/沉入苍茫/远方,我的祖国/我的故乡……”北美诗歌协会会员王丽此次也来到北京参加侨声朗诵会,并朗诵诗歌灯光》。在海外,王丽心中总是饱含着对祖(籍)国的赤子情怀,退休之后加入北美诗歌协会,并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对我来说,这是对祖(籍)国思念之情的一种释放。”王丽说,协会成员大多是侨胞,大家有着相同的血脉根源,相同的兴趣爱好,一群人聚在一起,就像回到祖(籍)国见到亲人一样。

  王丽朗诵结束后,诗歌灯光》的作者——中国科学院文联名誉主席郭曰方被她在诵读中流露出的深情所打动,他说:家乡的灯光永远为你们亮着”,在美侨胞同祖(籍)国虽然隔着太平洋,但心灵上的距离永远是相近的。

  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

  翟玉熙是北美诗歌协会的会长和创始人。他介绍,协会于2018年4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成立,拥有50多名会员和300多名爱好者,包括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学家、诗人、艺术家,大多数为华人,致力于在海外弘扬中华诗歌文化。

  北美诗歌协会的诞生源于我内心对中国诗歌文化的炽热情感。”翟玉熙说,从童年起,他便沉浸于中国诗词的海洋。在美国的日子里,他萌生了创立一个朗诵社团的想法。尽管相对于舞蹈、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朗诵还尚显小众,但翟玉熙深知它作为宣传中国文学作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几名志同道合的好友和朗诵爱好者的努力下,北美诗歌协会顺利成立。

  由于处于异域,北美诗歌协会在成立初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活动场地、时间等。翟玉熙带领诗协成员积极在华人社区举办诗歌朗诵和创作交流活动,随着诗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活动逐渐丰富,包括母亲节朗诵音乐会、华人群体文艺晚会。他们还加入到当地等等

  诵诵诵2021年,他被诊断出胃癌,哪怕是在接受化疗最痛苦的阶段,他依然筹办了3场朗诵诗会。翟玉熙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诗协其他成员,虽然很多成员已过古稀之年,但在心态和行动上同翟玉熙一样,依旧激情不减,一起钻研朗诵技巧。在诗协,我们忘了自己的年龄,一直在学习、在进步。”诗协成员董思奇说。

  近年来,北美诗歌协会与中国文艺团体交流互动不断加强。在北京、上海、湖南和云南昆明等地,诗协成员同国内知名朗诵家、朗诵协会合作。翟玉熙说: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不管我们走到哪儿,都要把血液里的东西保留好、传播好并传承好。”

  继续传播汉语诗歌和中华优秀文化”

  多名受访的北美诗歌协会成员认为,在他们心中,诗歌不仅是一行行文字,它更承载着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朗诵者则将文字变成有声语言,去感染和打动更多的人。

  翟玉熙说,在协会成立之初,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给予了很多支持和指导,鼓励协会和当地主流社会交流,促进中美民间友好,协会多年来也致力于此。

  在美国,北美诗歌协会积极传播中国诗歌文化,并希望有更多侨胞、外国友人喜欢中国诗歌和朗诵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打破语言障碍,实现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翟玉熙说,他们在平时活动中,不仅朗诵中国优秀的古体诗、现代诗,还将国际上的诗歌佳作引入,注重在不同文化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在海外,许多新一代华裔渴望学习中文。北美诗歌协会在一些节日活动时邀请一些青少年参加朗诵,鼓励青少年侨胞学习中文。为了帮助学习中文的朋友提高使用中文的能力,董思奇创办的中文演讲比赛在休斯敦已经举办了20届,北美诗歌协会的一些成员也积极参与其中。

  汉字是多么美的字符,中国发展进步又那么快,我觉得中文越来越重要了。”翟玉熙说,诗协成员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传播汉语诗歌和中华优秀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中文的美丽和感染力。(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惠小东】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友情链接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国际比较项目05004340–12】[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版权所有©2003-2024 chinaqw.com。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