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版亚洲 中文双语法国
意见
主页 /意见 /中国与世界圆桌会议

产能过剩或竞争过度的中国

作者:Otton Solis |中国日报|更新时间:2024-05-13 06:32
分享
分享-微信
马雪晶/中国日报

近40年来,从“华盛顿共识”形成到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上台,美国领导西方宣扬自由贸易的奇迹。按照规则行事就是按照这种模式的原则采取措施。因此,任何希望被视为国际社会受尊重的成员的国家都应接受公开市场竞争以及供需在确定商品和服务价格方面的中心作用。

华盛顿共识指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同意的一套针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经济政策建议。

根据《华盛顿共识》,如果需求超过供应,价格将向上调整,从而减少需求并鼓励供应增加。相反,如果供过于求,价格就会向下调整。如果在新的较低价格下,一些企业无法盈利,它们就会消失,为最高效的企业腾出空间,让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较高消费的好处。任何试图阻碍这些动态的行为,例如通过进口关税或配额,或自愿商定的出口限制,都会破坏市场竞争在出口国和进口国生产要素生产率和消费者福利方面的优势。

在这一范式的背景下,“供过于求”的概念是一个不可启动的概念,除非是作为一个非常短期的事件,在例外情况下,由于缺乏信息,一旦供过于需,价格就不会向下调整。这就是教训,也是要遵循的规则。价格和质量竞争,以及自由贸易都有答案。

但随后,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变得效率高、竞争力强、技术先进,开始超越一些西方企业,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导致了与大多数西方经济体以及传统上属于这些经济体的其他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因此,自由贸易模式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来说是一件麻烦事,因为西方国家首先传播了自由贸易模式。

随着中国按照规则取得前所未有的经济成功,发达国家开始指责中国侵犯知识产权保护、倾销、对其他国家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以及最近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供应过剩,据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称,“可能导致价格低迷的大量出口”。

即使是这样,问题是什么?“萧条”价格与哪些价格有关?效率较低的西方企业?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包括美国的消费者,将从更低的价格中受益,不是吗?如果那些所谓的“低迷”价格是生产力和效率提高的结果,那么西方企业应该做的就是齐心协力,提高竞争力。这就是西方强烈倡导的经济范式的本质,甚至通过华盛顿共识诱导的交叉条件贷款,将其强加给面临严重金融问题的发展中国家。

如果中国企业愿意赔钱,导致产能过剩,从而导致价格下跌,那么这就是中国企业的问题,当然,第三方也不关心。但是,如果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和价格低迷,如果它们是中国政府旨在增加出口的支持政策的结果,正如耶伦所建议的那样,那么需要发表一些评论。

首先,我们应该感谢中国引导纳税人的资金,让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通过提高收入的购买力来提高生活水平。特别是,全球南方的消费者应该感到高兴和感激,因为有了中国企业,他们能够以“低价”从中国购买商品,而不必从西方制造商那里购买更昂贵的商品,例如汽车。

其次,从耶伦的言论来看,更重要的是,自2017年以来,美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通过进口关税和纳税人资助的补贴和赠款来加强美国企业。特朗普于2017年1月上台后不久,美国政府的这只“看得见的手”就开始显现出来,并在拜登政府的领导下以更大的热情继续操纵。2022年的《通货膨胀减少法案》以及其他法案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

数十亿美元的赠款正被提供给美国公司和那些从友好国家迁移到美国本土的公司。该政策的明确目标是削弱中国企业在一些先进技术方面的市场优势。自相矛盾的是,人们期望它不是通过竞争和自由贸易,而是通过中国被指责使用的战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三,在过去40多年里,中国在增加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帮助8亿多人摆脱贫困,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推动了全球需求的增长,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指责其产能过剩的经济体。这些国家将最终的市场过剩归咎于中国,难道不是厚颜无耻吗?

事实是,面对中国竞争激烈的经济,一些国家正在拼命寻找遏制其发展的方法。作为贸易防御性措施辩护者的各种解释,从中国据称较低的环境和劳工标准,到可能的国家安全威胁,到阻止社会主义模式取得胜利的紧迫性,不一而足(别介意市场改革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核心,正如耶伦自己正确地指出的那样)。产能过剩似乎只是最新的借口。

然而,如果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在毒品或武器方面存在产能过剩,那么它应该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诅咒。这些商品的价格下跌最终会导致上瘾、战争和死亡。但是,作为一个像哥斯达黎加这样的国家,我欢迎电动汽车等产品的供应过剩,因为它们是缓解气候变化的工具(太阳能电池板也是如此),它们的“低迷”价格以及解决“问题”的市场解决方案。

作者是西班牙职业大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国际对话俱乐部高级研究员,2018-2022年担任哥斯达黎加总统特别顾问。这些观点并不一定代表《中国日报》的观点。

如果您有特定的专业知识,或者想分享您对我们故事的想法,请将您的作品发送给我们opinion@chinadaily.com中文网、和comment@chinadaily.com.cn。

 

 

 

24小时内观看次数最多
顶部
返回顶部
英语
版权所有1995-。保留所有权利。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照片、多媒体信息等)属于中国日报信息公司(CDIC)。未经CDIC书面授权,此类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重新发布或使用。注意:建议此网站使用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的浏览器。
在线发布多媒体许可证0108263

注册号:130349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