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可以带来新的经济奇迹-“一带一路”书院
程序

新闻和事件

洞察力

主页>新闻和事件>洞察力>内容

碳中和可以带来新的经济奇迹

2021-10-11

作者:刘乔|中国日报|更新时间:2021-10-09 06:50



习近平主席承诺,中国将尽一切努力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但为什么中国如此重视这两个气候目标呢?

中国这样做是因为它将帮助它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

在过去40多年里,由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国经济以9.4%的平均年增长率增长。劳动力的丰富和工人在中国工业化中发挥的作用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进行了重要的制度创新。通过对土地和房地产的稳健投资,创造了大量固定资产,其中一部分被用作获得银行贷款的抵押品,这些共同扩大了社会信贷。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国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经济很难保持高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实现碳中和对中国如此重要。

再工业化、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碳中和,是可能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第二个“奇迹”的一些因素。

再工业化意味着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产业转型,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再工业化”所需的要素之一,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围绕产业改革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和云计算设备。

未来五年,5G基站的建设预计将耗资1.3万亿元人民币(201亿美元),即每年2600亿元人民币,但这将创造大量投资机会。

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但还未能形成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的“闭环”。因此,未来民航、飞机和航天器发动机以及集成电路等行业的发展可能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一定比例的制造业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和更好的激励机制。深化包括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进一步开放,也可以创造巨大的制度红利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带来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

这是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途径。如果中国按照竞争性碳中和原则提高投资和资源配置效率,可能会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奇迹。

在实现碳中和的整个过程中创造的巨大投资机会不仅有助于在短期内推动中国经济,而且从长远来看也会影响中国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2021年年度报告中强调,为了遵守2015年《巴黎协议》,世界需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根据该机构的估计,实现《巴黎协议》所有目标所需的全球投资总额高达131万亿美元。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量约为100亿吨。如果该机构的计算是正确的,要实现碳中和,中国将需要255万亿元的投资,而如此巨大的投资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那么,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和路径将是什么?

所有产业都形成了上下游关系,构成了产业链中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节点产业”,即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关键地位并与其他产业相关的产业。确定这些节点产业,并据此制定产业政策,进行相应的技术变革,将有助于在经济中产生乘数效应。

中国需要建立有效的碳定价机制,促进不同地区的差别化碳定价,对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但要实现碳中和,中国必须依赖大量的微观市场主体,企业家必须建立更强大的产业链,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至于当局,他们必须确保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保持平稳运行,并促进其生产。

来源:http://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110/09/WS6160cb1ea310cdd39bc6db16.html

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futureleaders@gsm.pku.edu.cn

地址:511室。2、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光华学校
管理层

©2019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