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在端午节中增强文化自信
http://wmf.fjsen.com 2024-06-06 20:09:54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林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端午节,人们重拾熟悉的味道、借助丰富多彩的形式,零距离”感受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体会美好的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不仅因为香粽精巧、艾叶飘香,更是因为虽然各地风土人情有差异,具体习俗又内涵丰富,从其各种别名中可见一斑: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尽管地域不同,节日活动特色纷呈,但在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价值却绵延赓续、代代流传,成为共同的文化记忆,体现着对自然、生命、家国情怀的认知与追求。

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当下,端午文化搭乘互联网这列时代快车,体现新的时代特点:直播文艺节目、电商销售、网红带货、线上学民俗、跟着视频包粽子,五花八门的活动体验,彰显出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青睐,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已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我们每过一次端午,就是对这种精神的致敬与汲取,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传承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未悔”的精神内核。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战胜一切苦难,就在于涌现出了无数像屈原那样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涌现了无数事不避难、敢于逆行的仁人志士。从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革命先烈,到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科学家;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边防战士,到白衣执甲,丹心为矛,护我山河无恙”的医务工作者……在重温爱国情怀中培育爱国精神,在弘扬爱国情操中树立远大理想,把家国情怀置于心、践于行,让家国情怀成为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意蕴,增强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端午节是中华文化的醒目符号,承载着融入民族血脉的精神内涵,绘就着民族自信的文化底色,弘扬端午文化,旨在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泉州文明网 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