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漫视界②|柳州螺蛳粉统一英文名 文化输出彰显“中国特色”

新闻眼漫视界》是广西日报-广西云2024年全新推出的新闻漫画评论视频节目。节目创新采用绘画+短视频+评论的形式,将网友观点和栏目观点进行可视化呈现,用漫画的形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
本期节目我们将围绕柳州螺蛳粉统一英文名“柳州洛斯芬”的新闻热点,讨论柳州螺蛳粉翻译标准制定背后折射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现象。

《漫视界》短评

近日,柳州螺蛳粉官宣了统一的英文名“柳州洛斯芬”,即“味”麻辣”等特色风味也有了自己的翻译标准。消息一出就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收获了不少外国网友的关注,国内网友也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字和语言充当着文化沟通中的桥梁,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让全世界看得懂、听得懂,还要能完整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以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例如中国饺子的英文名叫“饺子”其实泛指一类食物,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饺子”把中国饺子翻译成“饺子”就缺失了中国饺子在文化语义层面的不可替代性。过去中国龙被翻译成“龙”(在西方是恶龙的形象),也不能完整体现中国龙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和象征意义,因此许多地方和官方媒体都已经将中国龙的英语单词修改为“龙”

柳州螺蛳粉作为广西特色名片,不仅走出国门,撬动百亿大产业,还传递着中国的美食文化,是广西独特的美食符号。然而在一段时间内,螺蛳粉却被翻译成“河蜗牛米粉”“蜗牛面”等英文名,这些译法不仅未能准确表达出螺蛳粉的真正内涵,还会产生语义上的误解,导致不熟悉螺蛳粉的外国友人将其联想成“蜗牛制品”。

此次对柳州螺蛳粉翻译标准的统一,有助于进一步扩展螺蛳粉海外市场,助推我国食品品牌和美食文化更好地走向国际化,也体现了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对文化自信自强的坚守。希望在柳州螺蛳粉统一英文名后,还有更多中国文化符号能以它完整的样貌走向全世界,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张奚)

总出品|文彩云

总策划| 颖

总监制|黄虹宁

制片人|张颖婷

  划 |张颖婷何 妮

人工智能技术| 林韦元科

视频制作| 妮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