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贵州公务员>阅读资料>行测>

2022贵州省考行测技巧:推断下文题之接下来会谈什么”?

2022-06-24 14:06:39|来源:中公教育点击量:155

【导语】贵州公务员考试频道:以下2022贵州省考行测技巧:推断下文题之接下来会谈什么”?。想报考贵州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关注中公官方微信(gzgwykszx)领取更多资料,做好备考工作!

推断下文题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常见的一类题型,虽然考查的题量并不多,但却是很多考生为之苦恼的题型,常常感觉自己读懂了题目却选错了选项,而这通常是由于文段的行文脉络未梳理清晰或对文段的尾句分析不到位。那么该采用什么方式来提高这类题型的正确率,并节约解题时间呢?今天中公教育就从题干分析的角度带大家来一起学习。

(一)梳理行文脉络,把握作者思路

很多考生对推断下文题会有这样的认知,认为下文讨论内容必与尾句相关,所以在遇到此类题型时会跳过文段内容而直接关注尾句,殊不知这样的做法过于武断,很容易误选选项。所以在遇到此类题型时切勿心急,需要先简略梳理文段脉络,把握作者写作的整体思路。

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来进行说明。

例题

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涛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漂浮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A.“河神”野牛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

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

中公解析】答案选D文段为总分结构,通过首句河的两岸风光旖旎”可知,文段应介绍河两岸的风光,那么阅读文段后不难发现,本文段通篇介绍的是河西岸的风光。为使下文内容与本文段的思路保持一致,接下来即应介绍河另一岸的风光。简单浏览选项后,不难把答案锁定在D项目

通过对这道例题的分析,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如果本道例题直接跳到尾句阅读,很容易误选到其余的错误选项。所以大家在确定题型后,千万不要急于直接跳到尾句阅读,而是需要对文段整体脉络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文段为总分结构,后文内容是对文段开篇的具体说明或提出对策,那么这时则需要小心,接下来谈论的内容有可能会承接文段开篇的话题。

(二)关注尾句话题,保证上下文顺承连贯

在对文段行文脉络进行简单分析后,如果发现文段并不是总分的结构,这时

则需要更多关注尾句的话题,所选择的选项需要保持上下文的思路一致。

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来进行说明。

例题

焚香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熏香,古代文人雅士也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炉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前就出现了以陶、瓷、钢、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汉代时,佛教的传入对香炉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元末明初,原先其它材料制成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取代,明代宣德年间则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时期。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答:。宗教对于香炉制作技术的影响

B。焚香习俗逐渐淡出礼仪的原因

C、。香炉制作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

D。宣德香炉的制作及其艺术成就

中公解析】答案选D本文首先通过焚香这一习俗引出香炉的话题,接下来介绍香炉制作材料的演变历程,最后说明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时期,那么基于与前文话题保持一致的原则,接下来所谈论的内容则应围绕明代宣德年间铜香炉制作的话题展开。A类选项在原文已提及,排除。B“项目”香炉”这一核心话题,排除,C类选项同样是原文已提及的内容,排除。D类选项与文段尾句话题衔接最为紧密。故本题选择D

经过中公教育的分析及两道例题的练习后,相信大家对于推断下文题会有更深的体会,掌握了阅读文段的方法,这类题型其实并不难。那么希望大家以后再遇到这类题型后,可以保持清晰的思路,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好好准备,考前冲刺

微信直接搜索贵州中公教育小程序,进入选择贵州省考即可!

更多活动功能,敬请期待!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铜仁中公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铜仁中公教育gztroffcn公司

更多详情请关注铜仁中公教育

立即关注

200瓦+粉丝10万+阅读量10000+互动量

  • 中公微博关注微博关注
  • 中公QQ群加入QQ群加入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30-23:30)

0856-8146505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