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失信案例丨揭秘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套路

来源:   发表时间:2023-05-27 17:09

  0基础就可以上岸”“”万元,不过全额退款”……近年来,参加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人员不断增加,由此引发了相关培训热。虽然培训费动辄上万元,但大量考生仍趋之若鹜。

  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培训机构广告宣称的0复习保过”服务往往涉嫌诈骗,而透题”或帮助现场舞弊的行为则更可能涉及违法犯罪。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火爆

  在一些地区,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报考热度甚至堪比抢购明星基金产品。最近的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开考通知一发,我和同事就第一时间报名抢考位。因为疫情的原因,过去两年考试时间时常延迟。但拿证在行业里是刚需,大家报考热情高涨。”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安小姐表示,公司销售岗位月薪为1万元到5万元不等。不过要求也高,公司要求通过考试后才能上岗。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被认为是从事基金行业工作的一块敲门砖”。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等规定:基金从业人员应具备基金从业资格,从事宣传推介基金活动的人员应当取得基金从业资格。此外,相关法规还对基金销售机构内取得基金从业资格人员的数量和比例有所要求。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自2012年成立后至20206月,中基协共计组织53行业名称465.42万人,其中58.8万人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

  据悉,部分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机构在招募考生时宣称,只要缴纳费用即可实现0学习保过”,没时间复习不怕,100%通过”提供考生机位原题”。

  一家名为百川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可提供“基金从业考试贵宾“,”0基础不用复习,保证通过”。服务价格不菲,每科收费1.5万元,考试全包价格万元。考试时只要人到现场即可,但需要在指定的考区考试。

  部分培训机构“保过”的“秘籍”是押题。一家名为速过通教育”的培训机构的保过”题库价格为一科298元,两科400工作人员有的学员用一两个小时看了押题,第二天就通过了考试”。

  保过”服务藏多重陷阱

  在多家投诉平台上,涉及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保过”的投诉和吐槽众多,且数量不断增加。很多网民披露了自己的遭遇:交了钱也没过”申请退费难度堪比登天”被工作人员‘拉黑’”等等。

  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培训机构声称的保过”服务不仅存在虚假宣传,更暗藏着骗财套路和舞弊违法犯罪风险。

  押题一把过”变拼概率。在洛阳一家银行工作的李先生表示,支付了8000元购买了某培训机构的押题保过服务”。对方表示,不用复习,只需将押题题库做熟就能“一把过”。

  “我把里面的6套题目做熟了,结果没考过。对方表示,‘保过’服务的意思是我可以一直使用应用程序里的题直到通过为止,所以无法办理退款。但这样‘保过’承诺不就成拼概率了吗?”他说。

  提前透题”纯属诱饵。家住南昌的张小姐在网上找到一家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机构,对方向其表示有内部资源”,提供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即可提供“取证名额”。

  我信以为真,交了12000元。考试前,对方发给我所谓的考试机位原题。但真到考试时发现题目根本不一样。我因为没有通过考试找他们,被拉黑了。”张小姐说。

  贵宾保过”实为组织舞弊。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发布一起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组织舞弊案件。犯罪分子同时分别在上海的三个考点,通过给考点计算机安装作弊软件,招募代考人员协助考生远程答题,作弊考生166人。

  组织作弊团伙中,有人负责招贵宾考生”收取保过费”;有人负责在考点计算机内安装、测试作弊软件;有人通过查看监控或在考点现场望风;考试后,还有专人负责删除电脑内的作弊软件等。

  最终,宝山区法院判决12姓名、姓名等

  北京格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玉涛表示,教育、培训广告对通过考试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是违反广告法的。此外,如机构存在卷钱跑路的现象,则涉嫌诈骗。如果机构真的帮助学员舞弊,则可能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

  加强考试监管禁绝“走捷径”

  专家表示,不管培训机构的0复习保过”承诺能否实现,学员都存在财产和法律风险。金融业是信用行业,应让0复习保过”式培训销声匿迹,防止其侵害考生权益,助长“不劳而获”“走捷径”的歪风邪气。

  郭玉涛建议,进一步规范金融领域各类资格考试培训机构的招生、培训广告发布行为。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宋富建议,相关考试的主管部门或协会可进一步优化考试和监考设备的远程访问控制和防火墙技术。监管系统可与考试服务商的数据系统对接,建立网络异常数据发送接收的预警机制,对问题频发的考试服务提供商应当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