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山东公务员>阅读资料>行测>

行测数量关系:特值法解决多者合作问题

2024-06-24 09:26:17|来源:中公教育 张昱璇

行测试卷中的数量关系”往往让部分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不知如何是好。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同学们想取得优异名次,那么高分必不可少、每模块正确率都需拉高;另一方面此题型考点多,许多人想学但无从下手。因此,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来学习,数量关系中的多者合作问题中常用的两种技巧。

【背景知识】

工程问题核心公式:工作总量(W) =工作(p)×工作(t)

一、什么是多者合作

多个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合作完成某项工作。特点是,有多个主体完成同一项工作。题目中,总效率往往等于多个主体的效率之和、总工作量等于多个主体的工作量之和”。并且,根据题目所给数据,我们往往可以利用特值法,通过找“工作总量”或“工作时间”的等量关系,来列式求解此类问题。

二、解题技巧

(一)当给出多个主体各自的完工时间时,则可特值工作总量为完工时间的公倍数。

【例1】某项工程,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3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25天完成。甲队单独施工了4天后,改由两队一起施工,期间甲队休息了若干天,最后整个工程共耗时19天完成,问甲队中途休息了几天?

A.1 B.3 C.5 D.7

(二)当(直接或间接)给出多个主体的效率关系时,则可特值多个主体各自效率为效率最简比的数值。

【例2】某医疗器械公司为完成一批口罩订单生产任务,先期投产了A和B、A和B的工作效率之比是2∶3,计划8天可完成订单生产任务。两天后公司又投产了生产线C、 A和C的工作效率之比为2∶1。问该批口罩订单任务将提前几天完成?

A.1 B.2 C.3 D.4

【【31572】答中公解析:题干直接给出A、 B、C类的工作效率之比为2∶3∶1,A工作2,B工作3,C工作1生产任务总量为(2+3)×8=40。根据两天后公司又投产了生产线C“、A和B合作生产两天,剩余任务量由A、 B、C、A、B、C工作时间,(2+3)×2+(2+3+1)×t=40,t=5则完成全部任务共用2+5=7天,则该批口罩订单任务将提前8-7=1天完成。

通过以上题目,我们发现,做数量关系中的工程问题时,往往可以根据题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来加快解题速度。相信大家通过课下的不断练习,必然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结束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甄恩霈)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泰安中公教育

泰安中公教育公众号 (塔offcn)

立即关注

热门招聘关注查看备考干货关注查看实时互动关注查看

  • 泰安中公备考群加入微信群加入
微信公众号
抖音码
咨询电话

0538-8884688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0531-8655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