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龙头企业带动特色笋产业发展 云南昭通“贫穷村”变“富裕村”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 23:04:47  来源:云南网

  五月的昭通绿意盎然,正是竹笋采购的尾声期,也是胡荣洲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光。从2009年开始,他就在云南省昭通市从事筇竹笋的采收、加工业务。今年,他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这个春季,熊猫界网红萌兰”与良品铺子携手”,推出了联名野山笋系列零食。

  作为该产品的供应商,胡荣洲在昭通地区的春笋采购量从去年的1800吨增至2500吨。按每吨1.5万元收购价计算,该系列产品为当地笋农带来了千万余元的增收。增长背后,直观地反映了消费者对昭通筇竹笋品质的高度认可。

  昭通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这里的筇竹笋因口感爽脆鲜嫩,被誉为笋中之冠”。每年4月上旬,都有成千上万名采笋人背着笋袋,走进昭通竹林深处。这30天左右的时间里,筇竹笋就是当地笋农们的“致富笋”。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产业链条单一、笋山管理滞后、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当地筇竹笋产业一度陷入产量低、品质低、价格低”的恶性循环。即便知道其美味,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让村民们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筇竹笋零食产品广受消费者喜欢 供图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笋山管理水平的提升及下游品牌、生产企业的关注与扶持,筇竹笋产业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不少外地食品企业看中了昭通这片优质的野山笋原料产地。胡荣洲因踏实可靠和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成为当地代表性的笋商。胡荣洲回忆,十年间,春笋采购量翻了4-5倍,收购价格也从3000元/吨变为15000元/吨。

  当地农户更是其中受益者。

  过去,筇竹笋价格很低,按每天每月最多收100公斤计算,一个月能赚到几千块钱便算得上幸运,村民打笋积极性并不高。

  随着筇竹笋转化为零食这类深加工产品,并被带到世界各地后,供应商纷纷提高了收笋价,这让一位采笋人铆足干劲一月能挣到上万块钱,村民也实现了创收致富。如今,在政府引导和各个市场主体的发展之下,昭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小径级笋用竹产业基地。

  资料显示,昭通市笋用竹产业受益农户达53万余户210余万人,支撑13.9万余户60余万人脱贫。其中,盐津县庙坝镇红碧村去年竹笋产量超4000吨,一产产值6000万元,户均年竹笋收入8.1万元,由“贫穷村”蜕变为“富裕村”。

  如今,随着筇竹笋知名度越叫越响,当地产业围绕筇竹笋的开发,也趋向于多元化,向预制菜、乡村旅游等端口不断延伸。

当地农户靠笋致富 供图

  来到当地的游客,有时会专门选择一天清晨,伴着晨露与村民们一同上山体验打笋的乐趣。而家中的小孩子们,也从以前以贴补家用为目的跟着家大人上山打笋,逐渐将打笋变为了孩童之间的玩乐。

  竹笋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增收,也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今,昭通市已经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竹笋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作为休闲食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良品铺子是促进三产融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向上游种植基地溯源、向中游加工厂赋能,从第三产业逆向推动一二产业升级,这种跨区域打造产业平台的产业链融合”,是对现有三产融合模式的创新和补充,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区域产业链升级。

  云南网记者 彭锡

责任编辑:胡津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中证函10658000(5元/\20803])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膦10658000(3微克/磅)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国际比较项目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号®yunnan.cn 2003年8月起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