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昆明市聚焦控源截污、问题整改、建章立制等方面 齐抓共管推进滇池保护治理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4日 08:09:56  来源:云南网

  水生植物从2010年的238种增加到303种、鸟类从2012年的96种增加到175种;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金线鲃等土著鱼类以及鸬鹚、白眉鸭等鸟类重现滇池,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出现在滇池湖滨……近年来,聚焦控源截污、问题整改、建章立制、共管齐抓,滇池水质、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2018年来滇池全湖水质连续5年保持Ⅳ类。

  科学处理好湖、城、人、产的关系,以水定城,量水发展,昆明市先后印发滇池保护治理规划(2018—2035年)》,编制《滇池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2021—2035年)》,修订《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等,为滇池保护治理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撑。划定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确定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绿色发展区,对生态保护核心区实行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制定颁布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湖滨湿地建设管护、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金线鲃栖息地修复等一系列地方标准。

  按照上截、中疏、下泄的原则,昆明市先后实施长虫山、石盆寺等18项面山防洪滞蓄工程,可实现单次滞蓄雨洪水45万立方米。2022年以来,昆明市新建改建)排水管网123.42公里、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改造872个、城中村排水管网改造205个以及雨污混接、错接点改造3978个。滇池流域共建成2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规模为每日236万立方米。滇池流域17个涉农乡镇(街道)、176个行政村、809个自然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35条主要入湖河道一河一策”治理,截至2022年,盘龙江、洛龙河、大观河等26条河(段)被评定为省、市级美丽河道。先后完成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域72个矿山关停和生态治理修复11291.29亩;实施滇池面山植被恢复11491.6亩。建成滇池湖滨环湖生态带6.29万亩,其中湖滨湿地54个,面积4.57万亩。在滇池草海和大泊口水域开展的多项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中,海菜花等土著物种得到良好恢复,大泊口沉水植物盖度达42%,局部水域达到Ⅱ类水质。去年,牛栏江向昆明调水4.26亿立方米,其中城市应急供水0.67亿立方米、滇池补水3.59亿立方米。

  强化科学支撑,昆明市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立清华大学—昆明滇池高原湖泊联合研究中心、云南昆明)刘永定院士工作站、滇池流域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等多个创新发展平台;研发构建的滇池蓝藻水华监控预警平台”,基本实现了对滇池水华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和预警。先后开展滇池蓝藻水华控制、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城市水环境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项滇池保护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按照打造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的要求,昆明市推动生态、文化、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目前,昆明市启动滇池沿岸183个美丽乡村改造提升工作,把46个自然村作为重点村,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思路进行重点改造提升。环湖路临湖一侧10904.22亩大水大肥种植方式退出,推广绿色有机化种植。环滇池绿道建设环草海段和海埂公园至三个半岛段绿道37.1公里实现基本贯通;环外海一期绿道建设71.9公里也计划于年内实现贯通。从一湖之治”进入到流域之治”,滇池流域人、城、湖、产关系更加和谐,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交相辉映。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龙舟

责任编辑:孙寅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中证函10658000(5元/\20803])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公司(10658000)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国际比较项目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美元®yunnan.cn 2003年8月起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