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2021年3月17日投稿邮箱:sxwmw2015@163.com

繁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十百千万宣讲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地方传真 > 西安>正文

西安市:在保护传承中让非遗“活”起来

18项非遗项目走进校园

时间:2024年5月22日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张欣慧

特技唢呐表演。

木偶表演吸睛。

  热腾腾、软乎乎的彩色花馍变成能转动的风车;杖头木偶不但张口唱起秦腔,还耍起了帽翅功夫……5月21日,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西安市非遗博物馆与碑林区文化馆、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携手18项非遗项目走进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非遗传承人亮出的精彩绝活让小朋友们目不暇接。

  木偶唱秦腔 唢呐喷火龙

  大吉昌鼓乐社率先演奏了世界非遗西安鼓乐,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紧接着,古琴、陕西快板、能喷火的阎良特技唢呐等依次登台,特别是唢呐一吹窜天的火苗,直看得孩子们目瞪口呆。

中国人一个人动物,用棉花作画……

  杖头木偶戏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则赢得现场师生阵阵掌声。最神奇的是,小木偶张嘴唱起秦腔经典剧目周仁回府》,还能头顶一双帽翅左右开弓高频振荡,左一摇、右一摆,像安装了电动弹簧,这种精巧神奇让小朋友连连惊叹,开心得合不拢嘴,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花馍藏机关 彩塑变挂件

  为了提前让孩子们感受六一”氛围,关中礼馍传承人党亚贤提前蒸好了一锅色彩缤纷的五彩花馍,拿到现场时还热乎乎、软绵绵。

  这花馍跟传统关中花馍大相径庭,中间部分有支架、有转轴,转起来虎虎生风,粉嫩的风车装点着橘色的小花瓣,看上去如儿童乐园般。许多来参观的小朋友都没想到,花馍里还藏着像玩具一样的零件和机关,纷纷拍手叫绝,流露出惊羡的目光。党老师告诉记者: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设计的儿童花馍,用几种蔬菜汁染色,不但可以玩耍,每个零件都可以品尝。”

  除了又能吃又能玩的花馍,彩塑传承人王丽还贴心地给孩子们捏出了逢考必过”的小挂件,人群中欢呼声此起彼伏,一片沸腾。孩子们还亲自体验非遗制作的过程,跟着王丽老师一起学习彩塑技艺,通过揉、捏、切、压、粘等技法,了解到非遗技艺传承的工、道、序及匠心精神。

  一面是一丝不苟的传承,一面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掌握着各种民间绝活的非遗传承人坚守传统与创意结合齐头并进,各显神通。非遗传承人纷纷表示,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当代社会里被孩子们喜爱,继而最大程度地接受和传播,这样非遗才有流传下去的支撑和动力。

  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保护部主任李晴告诉记者,组织非遗志愿者们进校园,非遗得到了生动形象的普及,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了大家非遗保护意识。记者 职茵/文 记者 尚洪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