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搜索结果结晶学杂志在线

为Shimada,A找到17条引文。

搜索岛田,A。世界结晶学家名录

结果1至17,按名称排序: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X射线衍射温控加湿器。结果表明,加湿器可以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成功地维持蛋白质晶体的生长。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虽然细胞色素的酶活性c(c)氧化酶(CcO)在很大范围内对pH值敏感,由于难以结晶这种蛋白质,因此使用pH值为5.7的晶体对牛的CcO进行了X射线结构分析。在这里,以1.99º的分辨率成功测定了无配体还原CcO的结构。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虽然细胞色素的酶活性c(c)氧化酶(CcO)在很大范围内对pH值敏感,由于难以结晶这种蛋白质,因此使用在pH值5.7下制备的晶体对牛CcO进行了X射线结构分析。在这里,使用氟化辛基-麦芽糖苷衍生物在pH 7.3下成功结晶氧化的CcO,并且在1.77℃的分辨率下确定了结构。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精氨酸-tRNA合成酶基因嗜热杆菌克隆并结晶重组蛋白。X射线数据是从闪速冷冻的自然晶体中收集的,分辨率为2.3º。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研究了利用高能X射线对辐射敏感金属酶的大分子晶体学的影响。结合可见吸收光谱数据对所得结构进行了评估。在10至30keV的范围内,没有发现辐射损伤的明确能量依赖性。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水晶学报》。(2014年)。A类70,第1061页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氯菊酯介导的内吞作用(CME)是真核细胞内化细胞外分子的过程。FCHo1和FCHo2参与CME的初始氯氰菊酯组装步骤[1,2]。这些蛋白质包含N端的脂质结合EFC/F-BAR结构域[3]和C端的μ同源结构域(μHD)。这些蛋白质的μHD与富含内吞支架蛋白Eps15的重复序列基序Asp-Pro-Phe(DPF)的区域相互作用。Eps15包含15个DPF图案。SGIP1也参与CME,并且在C末端包含与FCHo1/2高度同源的μHD,后者也与Eps15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的μHD与衔接蛋白复合体的μ亚单位(例如AP-2)具有弱氨基酸序列同源性,AP-2连接CME中的货物蛋白和网格蛋白。为了研究FCHo1/FCHo2/SGIP1μHD对Eps15的识别机制,我们首先通过使用SGIP1微HD的相互作用研究确定了保留与μHD相互作用能力的最小Eps15片段。我们发现两个由Eps15衍生的11-残基肽,每个肽含有两个DPF基序,由一个短的2–3残基连接子连接,与SGIP1μHD以适度的亲和力相互作用(Kd=15–20μM)。相反,仅含有一个DPF基序的肽不会与μHD结合。因此,SGIP1μHD需要两个DPF基序进行绑定。此外,SGIP1μHD与含有两个DPF基序的肽的复合物的结构表明,SGIP2μHD广泛识别两个相邻的串联DPF基模,而不接触侧翼残基,这与相互作用研究一致。这种识别模式不同于AP-2附件域对Eps15 DPF基序的识别,这为FCHo1/2向新生的内吞位点招募Eps15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允许FCHo1/2结合的Eps15与Eps15的DPF重复区的不同部分招募AP-2复合物用于氯氰菊酯的组装。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下载引文
《水晶学报》。(2014年)。A类70,1505元
下载引文

链接到html
牛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通过氢键网络和水通道串联的H途径在每个催化循环中泵送四个质子。质子通过水通道从线粒体内膜的负侧转移到氢键网络,通过电子转移到O2还原位点时产生的血红素(血红素a)铁上的净正电荷静电泵送到膜的正侧。为了阻止氢键网络的反向质子泄漏,氢键网络决定了质子泵送的方向,在O2结合后关闭水道以启动质子泵。因此,在O2结合之前,必须在氢键网络中收集四个质子。氧化/还原CcO的X射线结构分析显示,在1.5/1.6º分辨率下,有一个由~21个水分子和一个Mg2+位点组成的大团簇,其中包括Glu198(亚基II)桥接CuA和Mg2+。氧化态簇有20个完全占用的水点和2个部分占用的水站,而还原态簇有19个完全占用水点和3个部分占用水点。Glu198的羧基随着活性中心的减少,其配位结构转变为Mg2+。该团簇在空间上紧密密封,以防与团簇外部发生质子交换,但有一个短氢键网络将该团簇与H路径相连。与原子团簇氢键结合的五个质子可接受基团表明,四个质子当量具有足够的储存容量。从细胞色素c的初始电子受体CuA到血红素a的电子传递途径中的氧化还原偶联结构变化表明,由Glu198促进的氧化还原驱动的有效质子从簇向H途径的捐赠。这些结果表明,团簇是牛CcO质子泵系统的关键元件。

关注IUCr日志
注册电子通知
在推特上关注IUCr
在脸书上关注我们
注册RSS订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