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2021贵州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历年试题精选(五)

2021-07-21 11:25:27|来源:贵州中公教育点击量:184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知识点灵活多变;今天就涉及到的相关例题来展开讲解,便于掌握的方向,帮助大家备考。

一、单选题

1从教育目的体现的范围来看,可将它分为( )。

答:。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

B。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C、。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

D。正式决策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教育目的

1.【【】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分类。教育目的按照体现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外在教育目的和内在教育目的。(1)外在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目的的领域位次较高的教育目的,它体现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的目标和结果,是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对所属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普遍的原则要求。(2)内在教育目的即具体教育过程(或某门课程建设)要实现的直接目的,是对具体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直接指向,内含对学习者情意品行、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方面发展变化预期的结果,通过某门课程及其教学目标或某一单元、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可预期的具体结果。因此,从教育目的体现的范围看,可将它分为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故选C项目

2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为( )。

A.B.C.方法D

2.【【】B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学家及其观点的识记情况。赫尔巴特提出了旧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是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念,因而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理论为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这两个称谓注意区分。故选B项目

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原则与下列( )教学原则一致。

A.、B.、C.、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源自孔子,反映的是启发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产婆术体现的也是启发性原则。故选D项目

4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 )。

答:。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

4.【【】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更明确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这昭示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过程本质的界定: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在教学中,交往包含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根据题干表述,故选D项目

5.“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 )。

A.B.C.D

5.【【】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题干中,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先天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可见,这句话突出了环境的作用。其中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故选D项目

6不替学生做出选择,注意引导学生,这体现教师尊重和发挥( )。

A.持续性B.持续性C.持续性D.持续性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特点。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代替学生,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故选B项目

7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刻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恋爱,才会像熟杏般香甜可口,感到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哪一原则( )。

A.、B.、C.、D

7.【【】D解析:本题考查对疏导原则的理解。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班主任用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女生,从学生认识入手,以理服人,因此属于疏导原则故选D项目

更多黔西南教师招聘信息请关注:黔西南教师招聘网推荐关注黔西南教师咨讯(信息:qxnjsks)及时了解招考资讯!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兴义中公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黔西南中公教育gzxyoffcn公司

更多详情请关注黔西南中公教育

立即关注

200瓦+粉丝10万+阅读量10000+互动量

  • 中公微博关注微博关注
  • 中公QQ群加入QQ群加入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30-23:30)

0859-3232728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