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控基金董事长张扬:谈硬科技领域的“攻”“防”兼备投资策略

2023-09-15 11:03:02大京网

攻防兼备”策略,把握高科技投资趋势

过去一年,在风险投资领域,无论是募资端还是投资端,都经历了非常严峻的挑战。但同时高科技赛道却迎来了风口,且目前看来这个风口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针对在当下高科技投资浪潮中,投资人最看好哪一领域或赛道以及将如何投资布局”这一问题,张扬表示,对于未来投资趋势的判断,华控秉持的是攻防兼备”的投资策略。

所谓防”,是指在先进制造、高端装备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投资高端装备相关的航空、航天、航发,以及新一代半导体,5G、6G、AI等急需实现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领域。

所谓攻”,则是指随着创新技术的迭代和新技术变革的到来,华控基金抓住未来科技革命浪潮来临的机会,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布局新型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以及前沿科技领域的第三代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技术、量子技术、元宇宙技术、无人化、垂直电动航空等领域。

投资决策,重点考虑估值的合理性

在谈到目前高科技企业估值是否处于较低的位置,现在是否是投资入场的最佳时机”这一问题时,张扬表示,当下,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外部环境恶化、首次公开募股趋严、资本市场流动性收紧,企业估值处于较低阶段,未来的不确定性在持续增加。

但对于长期投资者、高频投资者来说,在做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企业估值的合理性,而非绝对的估值高或低。企业估值所代表的最重要的含义就是对未来的预期和判断,因此退出时的估值与很多因素相关,比如企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的成长性以及技术的成熟度等等。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都需回归理性判断。

多维度判断,高科技投资更重视技术创新而非模式创新

面对投资人做投资决策时,更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这一问题,张扬表示,与消费、互联网投资的模式创新不同,硬科技领域投资更应专注于技术创新。

从宏观层面、全球市场来看,要用全球的视角来判断技术未来的各条发展路线;从历史层面来看,需要判断出技术在5年甚至10年演变的周期和迭代方向;从需求角度来看,需要判断出技术是否拥有进口替代或自主可控的能力,再辅以对团队能力的判断,包括团队的成长性、技术开发的可实现性,以及评估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

通过以上维度的分析,机构才能够在相对早期的时候,对团队或技术是否处于这样的维度当中、是否能够胜出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做合理的判断,从而避免颠覆式的风险。

首次公开募股收紧状态下,企业的成长性尤为重要

在谈到“首次公开募股收紧”这一话题时,张扬表示,华控基金成立十六年以来,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证券市场发行收紧,甚至是首次公开募股关闸期,但从华控基金和被投企业的整体表现结果来看,对华控的整体DPI和IRR并未造成重大影响。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华控基金更加重视对企业的退出管理,即退出形式、渠道的多样化;其次,华控基金更看重企业的成长性。

未来市场收紧将会是一个常态化现象,但如果基金组合中的项目质量足够好、且有能力持续获得成长、获得收益的话,基金有信心相信何时退出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回报率,因为华控基金的回报来自于企业的成长,而并非一二级市场的套利。

价值赋能,助力科学创业快速成长

过去4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涌现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同时,科创板、注册制等系列政策也为投资机构支持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结果上看,过去几年在半导体、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硬科技民营企业创新力度大,为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针对从投资机构的视角来看高科技领域教授、科学家创业的优劣势,以及如何帮助这样类型的初创企业进行成长”这一问题,张扬认为,高科技领域创业者大多为教授或科学家,对技术与科研有较强的能力,但在技术及产品的产业化、商业化以及市场开拓等领域相对薄弱。

中国人商业人才,搭建互补团队,提高管理水平;最终提供商业场景资源、甚至订单,给科学家新技术新产品验证迭代提供机会。

当下,创业也许面临着更艰难的市场条件和更低的估值,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那些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和企业家精神的创新企业,以及那些遵循科学的投资理念的价值投资机构。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时间相较于发达经济体还较为短暂,仍有待成长和完善,但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华控基金也将一直陪伴中国优秀的科技创新创业者,从初创走向伟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去甲伪麻黄碱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去甲伪麻黄碱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新闻发布会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