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2023-07-26; 89.7:e0031823。

宿主和水微生物与牡蛎中潜在的人类病原体积累有不同的联系

Diner RE、Zimmer-Faust A、Cooksey E、Allard S、Kodera SM、Kunselman E、Garodia Y、Verhougstraete MP、Allen AE、Griffith J、Gilbert JA

PMID:37318344

摘要

牡蛎在沿海生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受欢迎的海鲜来源。然而,它们的滤食生活方式使沿海病原体、毒素和污染物积聚在组织中,可能危害人类健康。虽然沿海水域的病原体浓度通常与环境条件和径流事件有关,但这些并不总是与牡蛎中的病原体含量相关。与病原菌的微生物生态及其与牡蛎宿主的关系有关的其他因素可能在积累过程中起作用,但人们对此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水中和牡蛎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否与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或粪便指示菌的积累有关。特定地点的环境条件显著影响了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和潜在病原体浓度。然而,牡蛎微生物群落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目标细菌的总体积累方面表现出较小的变异性,并且受不同地点环境差异的影响较小。相反,牡蛎和水样中特定微生物类群的变化,特别是牡蛎消化腺中的微生物类群的变化,与潜在病原体水平的升高有关。例如,副溶血性弧菌水平的增加与蓝藻的相对丰度较高有关,蓝藻可能是一种种属运输的环境载体,并且与牡蛎消化腺微生物群的相对丰富度和其他关键成员的相对丰裕度降低有关。这些发现表明,除了环境变量外,宿主和微生物因素也可能影响牡蛎体内的病原体积累。海洋环境中的细菌每年导致数千种人类疾病。双壳类是一种受欢迎的海鲜来源,在沿海生态中很重要,但它们从水中浓缩病原体的能力可能会导致人类疾病,威胁到海鲜的安全。为了预测和预防疾病,了解是什么导致病原菌在双壳类中积聚至关重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环境因素、宿主和水微生物群落如何与牡蛎中潜在的人类病原体积累相关。牡蛎微生物群落比水群落更稳定,在温度较高、盐度较低的地点,两者都含有最高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高浓度的牡蛎对应着丰富的蓝藻,蓝藻是一种潜在的传播媒介,而潜在有益的蚝微生物减少。我们的研究表明,包括宿主和水微生物群在内的未知因素可能在病原体分布和病原体传播中发挥作用。

韵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