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中公教师网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教育知识>

皮亚杰教你带孩子

来源:中公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网  时间:2022-10-25 15:35:0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中学科目二中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但考察的分值不大。客观题经常以例子反选的形式或者阶段、年龄、阶段特征对应关系的考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每个阶段的名称、年龄以及特征。其次掌握每阶段特征的例子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例如: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其次,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逐渐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比如:你在儿童面前用布娃娃逗她,突然用布遮住布娃娃。如果具备客体永恒性的孩子,便会认为布娃娃还存在,因此有可能伸手掀开布去寻找布娃娃。

2.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这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因此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即泛灵论。比如:看到太阳叫太阳公公,月亮叫月亮姐姐。看到自己心爱的布娃娃掉到地板,会赶紧捡起,说着不疼不疼。

其次,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还比较单一,因此出现了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样,以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围绕着他转。三山实验就是典型的例子。再如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小明的妈妈生日要到了,于是小明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车送给妈妈。小明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妈妈也喜欢,体现了自我中心的特点。

另外,思维还具有不可逆的现象。比如:问小明你有哥哥吗?小明说有,叫小王。你再问他,小王有弟弟吗?他可能就会说没有。此类搞笑的生活现象并不能说明孩子是笨的,只是孩子处在前运算阶段,具有了不可逆的特征。

当然,该阶段的学生也还不具备守恒。守恒是指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恒定不变的。但本阶段儿童由于受直觉知觉活动的影响还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思维存在集中化的特征。他们在做出判断时倾向于运用一种标准或维度。比如,量杯实验。该实验的过程是呈现A杯B杯一模一样的水杯,同样倒满水,问儿童,水杯里面的水是否一样多。儿童会说一样多。但是你当着她的面,将A类杯里面的水倒进又细又高的C类杯,这时你问儿童B、C类杯的水谁多?儿童会说C类多。因为该阶段的孩子不能认识到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恒定不变的。儿童在判断水多少,只用水平面高低这一个维度来判断。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在前运算中的不可逆,不守恒都变成了可逆、守恒。而且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另外,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比如:小明妈妈经常带小明走上学的路线,小明能够在笔记本上画出该路线图。这就是凭借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比如:妈妈告诉小明不能撒谎,不管善意谎言还是恶意,小明都觉得撒谎就是不对的。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16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比如:钟摆实验。老师问:摆锤摆的速度与什么有关?该阶段的学生能够进行多种假设,假设与摆锤的重量有关,与摆锤的起始速度有关,与摆锤的线段长短有关,通过这些,能够认识学生已经有了假设性思维。

【小试牛刀】

1饼干掰开后,就觉得多了,是处于哪个阶段的儿童( )。

A.B.C.D.方式

1.【【】B

(格式:fjh)

全部

搜索搜索

直播预告

    • 12-23 17:46|开启提醒

      12月23日-26日 | 东胜区教师招聘学科精讲直播课观看

关闭

关注微信服务号,开启提醒直播开始前15分钟将通过服务号通知

二维码

互动交流

  • 微信二维码

    微信号:nmgjsks公司

    共享资讯全面备考

  • 微信二维码

    微信号:nm_rsks

    掌上学习更便捷

  • 微信二维码

    微博: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咨询

    共享资讯全面备考

  • 微信二维码

    19课堂

    掌上学习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