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新闻频道 >> 焦点 >> 正文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3日 09:55: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原标题: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举措。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既要把握好人口增长放缓与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关系,又要把握好人力资源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的关系,还要把握好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与其他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要按照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紧密结合我国实际,从关键处着眼。一要稳量扩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总量是决定其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处于不断减少的过程中,加之老年人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因此需要保持人力资源总量的稳定。二要提质增效。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促进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等全面提升,提高劳动效率,是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的核心内容。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人力资源中人才资源占比以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大幅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三要优化结构。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占比仍然较大,能够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人才较少,中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故亟需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四要合理布局。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流动障碍仍较多等原因,我国人力资源区域布局尚不均衡。劳动力在行业间的分布有脱实向虚”趋势,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中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因此需要从区域和行业方面优化布局。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需综合施策。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着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又要着力提升人力资本,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学校自主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作用,实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惠化、均等化;既要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年轻劳动者劳动参与率,稳定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逐步推进老年人再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又要加快建设统一、公平、高效、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破除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流动的障碍,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此外,还要推动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之间合理分工、有效结合的人力资源发展治理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库架构和标准,加强人力资源数据资源的统筹、开发和利用。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李佐军 王炳文)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中证函10658000(5元/\20803])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膦10658000(3微克/磅)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号®yunnan.cn 2003年8月起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