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推出繁荣旧书市场文化政策,支持古旧书阅读活动常态化举办

2024-02-19 11:44:21 和讯网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2月18日,《东城区繁荣新时代旧书市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发布,提出了四方面16项具体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古旧书阅读活动常态化举办,让旧书流动起来;推出创新举措组合拳”,优化古旧书市场环境,在扶持奖励、专业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搭建先行先试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在“四进”(进园区、进楼宇、进社区、进商场)政策引导下,东城区实体书店实现突破发展,万人拥有实体书店量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常态化开展文化沙龙、非遗体验、艺术鉴赏、图书发布等活动,为书香之城”建设夯实了坚实的根基。

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嘉介绍,此次依托区域实体书店政策良好基础与优势出台繁荣旧书市场政策,借助园区生态化、楼宇聚集化、社区惠民化、商场活力化特色,进一步发挥区域出版社、实体书店、领域专家在旧书市场的资源优势,线上线下打通消费链条,夯书香之城”创新生态,助力旧书市场可持续发展。

在在线阅读越来越普及的新时代,旧书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成为一种稀缺的存在,其延续的阅读效用、比较的价格优势、深厚的情感寄托等特性也使它具备充足的再流通价值。东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旧书市场资源及品牌优势十分显著,地坛北京书市、嘉德书展等图书交易展销平台脱颖而出,已成为首都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

若干措施》提出四大方面16条创新举措“组合拳”,将进一步优化古旧书市场环境,在扶持奖励、专业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搭建先行先试的政策环境,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激发旧书市场的长效动力。

在打通空间链”方面,构建覆盖均匀的流通体系。依托四进”示范书店、品牌书店,遴选一批旧书业务的示范门店;全面优化旧书业务营商环境,积极推进出版物发行零售一业一证”改革;设置覆盖全区、便捷高效的旧书回收点位,出台旧书回收指引,完善旧书流通网络;融入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设置旧书交换角、旧书漂流专架;将旧书流通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策划举办旧书交流活动。

在做强产业链方面,构建旧书的交易服务体系。发挥嘉德艺术品交易拍卖产业优势,扩大古籍善本的全国交易份额与比重;做强旧书回收、流通、交易、拍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度合作,发展线上交易,提升流通效率。

在提升品牌链方面,构建旧书线下的展示销售场景。借助地坛书市知名品牌平台,选择钟鼓楼广场、隆福寺文创园、美后肆时地标联动式举办旧书新知”品牌活动,推出旧书探访打卡路线。兴办旧书市集,融入文旅地标,常态化举办旧书展销、换书大集、旧书分享会等系列活动。

在构建宣传链方面,形成旧书市场的集中宣发平台。开发统一的视觉体系,加强风格、色调相对统一的旧书销售空间场景营造。与东城区知名老字号企业、特色商业,故宫以东”文旅品牌与IP(IP)跨界合作,推出更多大众能看见、能接触、能体验的旧书场景和文化产品。

编辑张树婧

校对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责任编辑:周文凯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