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
发表时间:2024-05-08     来源:南昌文明网

安义县万埠镇村民张小芬6年来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孝老爱亲的好家风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家住安义县万埠镇桃一村的张小芬却是一位病床前的孝媳。6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病的公公。张小芬还是一位贤内助,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用娇小的身躯撑起了一个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最美的真情,传承着孝老爱亲的好家风,受到左邻右舍的交口称赞。她先后获得2023年安义县“三风”榜样人物、安义好人”等荣誉称号。

勇挑重担 

  悉心照顾患病的公公 

  张小芬今年49不符合标准6年前,张小芬的公公邬海军因摔跤导致骨折,后来患病卧床。给老人看病花费了家里的大量积蓄,前后进行了4次手术治疗,但老人仍然丧失了行动能力。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张小芬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任,扣痰排便、擦洗身子、做饭洗衣,都是她的日常工作。她从没喊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

  由于常年卧床,老人心情低落,觉得自己拖累了子女。但张小芬对公公说: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照顾你、陪伴你。”张小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每天早上,张小芬会制作好流食,用导管辅助公公进食,保证老人的营养。只要天气晴朗,她就用轮椅推着公公在家门口和村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听乡里乡亲唠唠嗑,感受村里的点滴变化。在她的陪伴和照顾下,老人也逐渐恢复往日的开朗。

 自学护理 

看护病人技术娴熟 

  为了照顾好老人,张小芬在公公住院期间,向护士学习了护理知识和胃管进食方法。为了避免公公长期卧床长褥疮,她学着护士的手法为老人翻身、按摩。每隔两小时帮助公公翻身,每隔三小时用胃管帮助公公进食,所有步骤,张小芬都牢记于心。

  公公住院期间,张小芬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几个月时间人瘦了一大圈。同一个病房的患者都以为她是老人的女儿,直夸她孝顺。经过几年的精心护理,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从之前四肢僵硬、不能说话,到现在能够点头和发出声音回应,皮肤也越来越有光泽张小芬的婆婆熊金根说:我年纪大了,照顾不了亲人,媳妇帮我照应得很周到,村里人都夸她是好儿媳。”

  记者了解到,张小芬的丈夫常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夫妻二人分工明确,一人主内一人主外。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她担起了家庭重担,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做丈夫的贤内助。为了让公公吃得更加营养健康,她家的菜地一年四季都种满了瓜果蔬蔬

 助人为乐 

  主动调解邻居家庭纠纷 

  除了照顾家庭,张小芬对邻里的事情也很热心。无论谁家有需要,她都会尽力提供帮助。村里一位高龄老人经常和女儿、女婿因家庭琐事争执,老人说自己没有零用钱,要求女儿每月给自己零用钱,但女儿说已经给了很多,因此家庭关系一直紧张。张小芬知道此事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以拉家常的方式对双方进行劝导,并为他们提出了合理性建议。经过张小芬努力,老人和女儿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最终解开了心结,一致表示以家庭为重,互相体谅。

  张小芬以实际行动做好模范表率,潜移默化间带动了良好家风,女儿和儿子成绩优秀,对长辈也很孝顺。

  你这么孝敬公公,图什么?”村里常有人问张小芬。她坦诚地说:我是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靠辛勤劳动过日子,只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公公养育了这么多儿女,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他生病了,需要人照顾,我们做儿女的应该尽自己所能照顾好他。”

  (洪观新闻记者 李海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