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在演兵场上书写“毕业答卷”

2024年06月25日09:11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初夏时节,赣中腹地,一个个迷彩绿穿梭在雾气朦胧的山道中。突然,枪声划破了山林的宁静,一场反伏击战斗猝然打响。

尖刀班前出查明‘敌情’!”一排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三排向‘敌’侧翼机动!”模拟连连长彭用冷静研判,指挥所属分队第一时间展开反击……

这是陆军步兵学院毕业考核中的一幕。面对逼真的战场”、层出不穷的敌情”,学员们真实感受实战的硝烟味——他们长途机动至野外陌生地域,采取混合编组轮流担任指挥员、轮流充当红蓝军的方式,自主展开对抗。

锻打淬火,百炼成钢。这既是一场毕业大考”,也是军校生涯的最后一课”。带着过硬本领和满腔热血,又一批毕业学员即将走向部队、走上战位,在火热基层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一课”的教训,也许是最好的“毕业礼物”

拂晓时分,万籁俱静,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学员庾永睿和战友在密林中穿梭,渗透至距敌”一公里处占领观察所时,他们身上的迷彩服早已被露水和汗水浸透。

庾永睿是一名士兵学员,来自驻守喀喇昆仑的边防部队。经过四年军校历练,他逐渐向一名合格的指挥员迈进。炮兵专业学习,需要对目标侦测、火力计划、弹药测算、效果评估等进行精算细算。使用有限弹药达到最佳毁伤效果”这句话,庾永睿牢记于心。

一路疾驰,一心向战。这次毕业考核,庾永睿做好了大展身手的准备。然而,一向稳扎稳打的他,第一仗就败下阵来。

预备,放!”随着口令下达,一发发炮弹向敌”阵地呼啸而去,战斗正式打响。担任迫击炮队队长的庾永睿胸有成竹,指挥所属分队精准压制一个又一个蓝军火力点,掩护步兵发起冲击。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课堂所学进行着。

但是,战场终究不是课堂。对方突然发起密集攻击,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05,01请求火力压制!”“05,03发现‘敌’指挥所!”虽然前期制订了火力协同计划,但电台里接二连三传来的火力请求声,令庾永睿应接不暇——他感到大脑的判断速度已跟不上信息的接收速度。刚计算完射击诸元,射击口令还未下达,前沿步兵又通报新的目标……就这样,现场一度出现指挥员忙得焦头烂额,战斗员却在等待命令的怪象”。前沿步兵迟迟等不来火力支援,战斗最终以失败告终。

战局初始状态对我方非常有利,本来的‘顺风仗’,为什么会突然翻盘呢?”庾永睿懊恼不已。

炮兵虽然是技术兵种,但指挥员不仅要技术精湛,更要指挥得当。”导调员的复盘讲评,让庾永睿深刻反思。观察所是一个整体,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协同一致完成战斗。作为队长,我忽视了指挥,过于专注射击诸元的计算,这项工作本可以由指挥班长和计算员来完成。”通过分析战斗全程,庾永睿对迫击炮队队长岗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协同指挥也由此成为他重点关注的地方。

考核间隙,庾永睿一有机会就找不同岗位上的战友复盘交流,和大家一起探讨战况。渐渐地,他在协同作战方面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作为一名未来炮兵指挥员,我要不断强化团队意识和协同观念,努力提升对战场态势的研判和把控作战全局的能力。”庾永睿在阵地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后续的战斗中,庾永睿根据战场形势快速选择打击目标,观察所成员们各自就位,计算员计算诸元、侦察员观测炸点……尽管前沿步兵求援不断,但在庾永睿的指挥下,他们忙而不乱,快速选择出重点打击目标并完成计算。一条条射击口令传达阵地,一发发炮弹精准命中蓝军,支援步兵顺利夺占重要目标。

最后一课”的教训,也许是最好的毕业礼物”。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经过战斗淬火”的学员们,距离心中目标越来越近。

在从难从严中淬炼制胜刀锋

当被问到对哪一场战斗印象最深时,学员们给出最多的答案是融入极限步兵”训练的穿插迂回战斗——3天行军120余公里,一路锤炼“走”“打”“吃”“住”“藏”能力,整个流程下来,学员们拼尽全力、收获满满。

大学四年,每季度一次的50公里拉练让学员们早已习惯了长途行军。

这一次,队伍在凉爽的天气下出发。开头几公里,学员吴磊还维持着轻松的心情,但毫无征兆的枪声突然响起,一时将他打得有些发懵。在班长的大声提醒下,吴磊才缓过神来占领位置进行反击。

由于反击不利,这场战斗吴磊和战友耽误了不少时间,接下来不得不加快行军速度。渐渐地,太阳出来了。气温迅速攀升,再加上连续行军几个小时,吴磊感到体力正在快速消耗,随身携带的水壶也已见底。嘴唇干裂、嗓子像冒火一样灼热,烈日下,他拖着沉重发软的双腿,靠意志力逼迫自己向前挺进。

坚持一下,到调整点就可以补水了!”模拟连班长孙梓明额头挂满了汗水,一边奔跑,一边用望梅止渴”的方法激发大家的斗志。

然而,极限步兵”训练,绝非他们想象得那样简单。一路上,学员要完成搜索、掩体构筑、手榴弹投掷、刺杀等课目训练考核,在忍受苦累、忍受饥饿的情况下完成战斗任务。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紧贴实战背景设置课目,高难度高强度锤炼学员的意志品质和战斗指挥技能,反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了大家的战斗潜能!”随队教员苏冠峰说。在考核点,学员们一身泥水杀声震天,战斗豪情丝毫不减,高标准完成所有考核课目。

战斗结束,暮色四合,他们开始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野炊宿营。为锻炼野战生存能力,学员们要利用战地就便器材挖设无烟灶进行野炊。命令一下达,学员们迅速划分为几个小组,有的挖灶、有的捡拾柴火、有的切配食材……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大厨”,吴磊用队伍携带的生米、蔬菜、禽肉等食材快速烹饪,将一道道菜肴端到了战友们面前。

炮火急袭,迅速转移!”正当学员们用餐之时,刺耳的哨声突然响起,他们被迫紧急转移。几经周折,队伍直到深夜才补给完毕。

此后几天,导调教员设置的“空中侦察”“生化武器袭击”敌特袭扰”等特情接连上演。没睡上一次安稳觉、吃上一顿家常饭,学员们身体极度疲乏,心理上也濒临崩溃。

极限训练就是要锤炼我们的血性胆气和战斗意志,虽然很多次我都想过放弃,但每一次咬牙挺过来,就感觉自己这把刀又被磨得更利了一分。”吴磊说。

最后一晚,吴磊和战友范译文一起站岗。虽然平时表现有些平淡,范译文这次极限训练却一点也不逊色:所有课目考核都是优良,还经常腾出手来帮助其他掉队的战友,被大家称赞为拉练之王”。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此刻,在彼此的面庞上,吴磊和范译文都看到了成长和蜕变。

向目标全速冲击!杀!”随着模拟连连长燕赛朋的命令下达,极限训练的最后一个课目考核,重装三公里开始了。

越接近终点,越是考验学员们意志的时刻,大家铆足了劲向目标地域奔袭。这一刻,他们忘记了脚底的痛、身上的伤,有的只是满腔热血和荣誉。

“按时到达!”“我们胜利了!”越过终点,学员们欢呼呐喊,紧紧拥抱在一起。

用过硬本领扛起光荣使命

枪炮声不断,学员薛晨杰所在位置却出奇地安静。一分钟前,他所在的小队成功穿插到“敌”侧翼。

此处没有设防,快速冲上山头实施包抄!”侦察过后,薛晨杰指挥分队展开行动。然而,就在他们沿小道上山时,身上背负的单兵模拟对抗系统冒烟了。眼前的安全只是假象,敌人”早已在小路上埋设了智能地雷。

这次考核中,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多种要素一一呈现在学员面前。

薛晨杰从小就是一个武器迷”。考入军校后,以前只存在于书籍、电脑里的各种武器枪械,成了自己学习操练的对象。每次学习新装备时,他不仅能很快掌握操作要领,还总会冒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这场要素齐全的毕业考核,更让他有了实践和运用的机会。

信息化智能化战场上,信息链路如同一张网将作战分队织了起来,利用这一点,是不是可以达到灭敌于无形、出奇制胜的目的呢?”防御战斗训练中,被编组到蓝军充当通信兵的薛晨杰,脑海里忽然闪现这样一个念头。

考核开始后不久,薛晨杰意外发现红方指挥通信频段,并截获了红方指令。但是,他并没有即刻实施干扰破坏,而是蛰伏静默等待给予红方致命一击。

“05,报告你的位置!”战斗激烈关头,薛晨杰趁乱冒充红方营指挥员,顺利获取前沿攻击分队位置。待红方前沿攻击分队呼叫迫击炮队火力支援时,薛晨杰又将红方坐标下发到迫击炮队,而作为红方迫击炮队队长的刘军对这一切毫无察觉。

营长被对方‘冒充’了!”直至己方炮弹”落到前沿进攻阵地,红方才发现端倪。然而为时已晚,前沿攻击分队还未来得及转移便被己方迫击炮打击“阵亡”。

就此次战斗而言,在指挥通信上我们只关注了通不通,而忽略了真不真。”战斗结束后,导调教员邓小文第一时间带领学员进行了推演式复盘。

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交锋只会更加惊心动魄。我们一定要紧盯科技前沿练硬本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员。”被蓝方信息欺骗的刘军认真反思。

经过这一仗,学员们开始更多地眺望和思考,探索更多克敌制胜的真招、实招、妙招。在刘军等人的精心策划下,他们充分利用无人机、智能地雷,通过巧妙设伏把薛晨杰所在小队包了饺子”,扳回了战场上至关重要的一局。

硝烟尚未散尽,红蓝双方学员又一次相聚在一起,查摆作战方案、反思指挥决策、复盘战斗行动,一颗颗年轻的心同频共振,一双双有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带着对未来战场的认知,带着对奔赴部队任职的期待,学员们全身心投入,在这场毕业大考”中加钢淬火。不久之后,他们就要面临毕业分配,很多人已递交了志愿赴边申请书,立志到艰苦边远地区去、到练兵备战一线部队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返程时,走在行军的队伍里,学员们信念坚定、步伐昂扬,齐声唱响步兵的荣光》:

踏着先辈的足迹

接过红军的钢枪

我们肩负神圣使命

坚守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我们奔向未来战场

用热血铸就步兵荣光

……

(周胜 康董富)

(责编:陈羽、王潇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