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临沧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首页|邮箱    
今年春节临沧市乡村旅游火了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4日 18:12:00  来源:云南网

  日前,同程研究院与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联合发布《云南地区2023春节旅游市场分析报告》。2023年春节,云南旅游市场表现亮眼,其中,乡村旅游尤为火爆。报告显示,临沧等5个州市位居云南省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前五名。

  近年来,临沧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市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美丽村庄的建成,使得乡村旅游正在成为临沧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2022客户1585.3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27.39亿元。2023年春节期间,全市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66.83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27亿元。

 

 

  坚持目标导向,做深上层设计引领乡村旅游

  围绕把临沧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先行区”目标,做深规划设计,引领和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召开市委全会,全面研究部署。增开了一次市委全会,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要议题进行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临沧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市场等走出去学习考察,拓宽谋划工作视野。近年来,临沧市先后组织市、县(区)党政考察团,到省内、省外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组织市内民宿客栈及餐饮业主赴邱北普者黑仙人洞村进行跟班培训学习。典型引路,以现场会推进发展。全面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优选102个村开展旅游示范村建设。召开了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大会,各县(区)、各行业、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支持、市场运作、合力推动”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格局,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积极融入大局,做实产业融合放大乡村旅游

  积极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整合和推广,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实施旅游+、+旅游,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核心产业和乡村旅游相辅相成,形成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增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

 

  全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支撑产业,如中山村的竹编、碗窑村的土陶、安石村茶叶、忙而村的火龙果等产业,使茶叶、核桃、坚果等临沧特有初级农副产品直接进入消费层次,延伸农业产业链,乡村旅游已成为农业颇具特色和发展活力的经济增长点。突出茶旅融合,打造高端乡村旅游产品。住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三张牌”建设等机遇,加大临沧“茶旅”“农旅”融合项目推介力度,建设了双江荣康达乌龙茶庄园云顶筑巢半山酒店、凤庆3200红茶文化苑等新业态项目,丰富和提高了临沧旅游产品体系。突出地方特色,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打造了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摸摸“阿数瑟山歌会”等地方特色节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纪念品、民俗工艺品、文创产品等的加工工业,打造碗窑、芒团、中山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乡村旅游业与产业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强化招商引资,做强项目带动推进乡村旅游

  坚持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文旅项目开发与实施。坚持引大引强,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多家新业态产品。加强旅游专业运营。签署了翁丁景区运营合作协议》。积极盘活闲置房屋资产和土地,对翁丁村的文化旅游活动内容进行填充,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坚持共建共享。通过整合资源、部门联动,积极推进沪滇合作、农业、交通、水利等涉农资金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市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完成投资约17亿元,主要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要素,打造了中山村、安石村、来冷红等一批集住宿、餐饮、休闲消遣、文化体验、摄影观光、农事体验等多功能的涉农观光、采摘、休闲旅游示范村。通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着力品牌创建,做精品质保障提升乡村旅游

  市场各部门统筹乡村振兴、绿美乡村、绿美景区、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旅游示范村村庄景区化建设改造。打好乡村+景区”组合牌。坚持政府引导,乡村主体,群众自愿,社会参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民宿建设、观光农业、A类级景区创建等相结合,形成村景联动、景区带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临翔碗窑村、沧源葫芦小镇、班洪村、班鸽村、凤庆安石村通过村庄景区化建设,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以品牌创建设放大乡村旅游。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典型,让各县(区)在相互借鉴中共同提升,在各展所长中创造特色。凤庆县安石村、沧源自治县翁丁村、双江自治县允俸村、公弄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凤庆县鲁史镇、沧源自治县翁丁村等被认定为云南省旅游名镇、名村。丰富文化内涵,抓文化融入赋能乡村旅游。深度挖掘佤文化、茶文化、边地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在旅游示范村建设滇红博馆、芒团手工造纸非遗展示馆、班洪抗英纪念馆、班洪四大嫂饭店等产品,使乡村故事有据可依、有史可讲增强临沧乡村旅游的内在吸引力。

  

  突出助农增收,做细惠民富民发展乡村旅游

  临沧市通过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整村推进等多种形式,有序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形成利益共享共赢模式。建立运营管理机制。临翔区碗窑村、双江自治县景亢村、沧源自治县翁丁村等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招商辅助”的运营管理机制,在村内文化广场等游客密集区域设立特色小吃摊位供村民经营使用,同时引导村民根据各自资源、技艺特长、发展意愿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中国人党支部十理事会十公司十基地十合作社十农户”等运作模式,通过技术服务、入股分红、订单收购、解决就业等方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邀请省内外专家为村民开展民宿、餐饮、导游、食品安全、种养殖等培训,确保每户至少都有1名技能人才或致富带头人。增强了村民自我市场1464家,直接、间接带动农村就业3.6万人,旅游村村民通过参加旅游服务,能实现人均增收2166元/月,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挣上了旅游钱,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临沧市文旅局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胡春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新加坡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国 | 网站声明
国际比较项目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号®yunnan.cn 2003年8月起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