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信息呈报
百家争鸣——廊坊市广阳区积极推进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
发表时间:2024-06-17   来源:廊坊文明网

  京剧、快板、双簧、京东大鼓……近日,在郭宝艳戏曲家工作室内,广阳曲苑曲艺社每周一期的展演正式开始,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这样的展演每周五晚都会举办,我从小就对京东大鼓很感兴趣。”京东大鼓培训班第四期学员赵阿姨说。现在能在家门口近距离欣赏名家演唱,上专业培训班学习京东大鼓,太开心了。

郭宝艳(左一)在为社员们排练京东大鼓节目

  将大众请进来”,让文化名家走出去”。今年以来,广阳区不断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挖掘独具特色的文化名家资源,探索名家+阵地”嵌入模式,将文化名家工作室”打造成为汇聚文化名家、推进文化传播、繁荣文艺创作、融入文明实践的四文星空”文化服务品牌。

  汇聚文化名家,推出文化产品

  文化有阵地,活动有场所。广阳区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将文化名家工作室延伸至社区村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神文化服务“盛宴”。

  该区合理整合资源,采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文化站、农村书屋融合嵌入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让鲜活的文化内容浸润群众的精神生活。

  目前,广阳共有“小而美”“专而精”的文化名家工作室127家,涵盖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朗诵、武术、摄影、非遗技艺9个艺术门类,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2023年以来,广阳区文化名家工作室按照内容上主题与自选相结合、时间上节日与日常相结合、空间上“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形式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谋划和组织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200余场,累计创作动画片、舞蹈、歌曲、快板等原创文艺作品27部,点亮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吴氏葫芦烙画工作室内吴宗正在葫芦上绘制底稿

  培养文化队伍,推进文化传播

  各工作室结合自身特色和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一室一册”制定活动台账。目前,广阳区各工作室累计开展手机摄影、茶艺、书法、文体手工课、舞蹈等公益培训课程248场,培训学员2.6万余人次,丰富的文艺课堂培训促进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助推文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在社区群众和文艺爱好者走进来”的同时,名家工作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紧密结合,不断走出去”。截至目前,工作室先后走进学校、企业、社区和各类公共场所开展戏曲、书法、非遗技艺等系列文化活动132场。

  依托元旦、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广阳区将民俗展演、舞蹈、戏曲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深入社区、村街开展三下乡”集中服务、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送文化下基层等文艺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将文化的种子传播到各个角落。

  繁荣文艺创作,促进文化传承

  广阳区将丰富的文化供给和锻造文艺精品相结合,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结合。

  歌曲《扬帆新时代》《自贸区建设开新天》,舞蹈地道战》等作品,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临空经济区建设等重大题材,反映时代发展的主题性。

  快板书移风易俗新风尚》、环保题材歌曲大美河北我家乡》、弘扬文明新风歌曲《“十要十不”记心中》等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层出不穷,在全社会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

  关爱空巢老人群体的小品公公中奖了》、扬我国威军旅题材舞蹈当那一天来临》、绘本国士吕端在廊坊》等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发挥文艺反哺人民、激励人民的作用。

  融入文明实践,营造文化氛围

  广阳区不断拓展文化+”服务形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文化名家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在工作中,广阳区建立名家+基层骨干”的一对一”帮扶机制,举办书法、茶艺、曲艺等艺术门类骨干培训班,助推了基层文艺人才培养,提升了基层艺术团队的影响力。

  聚焦强基工程”,广阳区用文艺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并将“我们的节日”“‘双争’有我”“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活动融入年度活动计划,组织参与了银铃庆五一 共创卫生城”迎国庆 歌盛世”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感强的文化活动562场,参与人数达8.6万余人次。

  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抽调骨干成员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艺志愿服务队,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组织参与了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文明实践我行动”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180余场,服务群众1.2万人次。(记者 王满凤 通讯员 崔慧洁 王峻峰)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