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我市1人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6月21日,中国文明网发布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我市王建荣光荣上榜

  王建荣,男,汉族,1945年11月生,中共党员,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闸北村村民,一名修鞋匠。

  王建荣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1962年,17岁的他随父母迁居到淮安区淮城镇闸北村,为了养活自己,他在生产队搓过麻绳,打过砖坯。46年来,他自学修鞋手艺,自力更生。同时他还不忘兼济他人,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云南地震中倾其所有支援灾区。他还主动伸手帮助贫困乡亲、学生、路人,在过去的14年中,他累计捐款8万余元,资助百余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王建荣先后荣获江苏省慈善楷模、淮安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等称号,荣登江苏好人榜”。

  人物故事】

  支援灾区,他连存折都捐了

  2008年汶川地震,王建荣得知消息后,很是担心着急,受过苦的他知道无处安家、不能温饱的苦楚,于是他第一时间将自己攒的全部积蓄捐了出去,包括1000元现金和3000元存折。捐钱的时候,现场工作人员问他的姓名,他说不需要知道,只要钱能送到就行。后来,工作人员拿着存折去银行取钱,银行要求必须本人到场,再次联系到王建荣时,大家才知道这是一个靠修鞋维持生计的修鞋老人。2013年雅安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王建荣又分别捐款2000元、1000元。几千元钱虽然不多,但对修一双鞋只挣一两元钱的王建荣来说,却要攒很久。

  邻里守望,他专认“穷亲戚”

  王建荣不仅在地震募捐这种大事上竭尽所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对待身边的父老乡亲,他更是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2004年,王建荣听说本村李某家儿媳妇生病去世,儿子没有能力出去挣钱,家里非常困难。他主动带着一些生活用品去李某家认了这个亲戚”,从此以后,逢年过节他都会带着食用油、大米以及生活用品上门去,平时李家有什么大事小事的,他都及时的给予帮助,这一帮就是十多年。2008年,王建荣听说街道和村里要慰问本村因病致残的困难户赵某和张某,王建荣主动找到村干部,提出由自己出资帮扶。此后,每年春节,王建荣都会捐款捐物资助身边的困难户、残疾人。

  情系学子,他呵护每一个梦想

  贫困学生群体是王建荣老人特别关注的。这些年,王建荣从慈善总会、学校、关工委等部门了解贫困学生的信息,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资助。这些年,王建荣帮助贫困学子小松(化名)完成大学学业,资助淮安中学贫困学生小靖(化名)完成高中学业并考取了大学,帮助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子女小茹(化名),长期资助留守儿童小贻(化名)。王建荣累计帮扶困难学生百余人,温暖他们的求学之路。

 

  供稿:道德建设指导处 淮安区委宣传部

[ 编辑:苏 畅 ]

主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邮编:223001

国际比较项目050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