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第30卷 第6版
6月2023
关闭MathJax
目录

(9) / (2)

数据统计

分享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9
  • HTML网页:187
  • PDF格式:33
  • 被引次数: 0
Hui Tong、Yi Li、Gaoqiang Mao、Chaolei Wang、Wanjing Yu、Yong Liu和Mudan Liu,废LiFePO再生4通过同时涂层和掺杂策略,国际矿业杂志。金属。马特。第30卷(2023年),第6期,第1162-1170页。 https://doi.org/10.1007/s12613-022-2577-2
引用本文如下:
Hui Tong、Yi Li、Gaoqiang Mao、Chaolei Wang、Wanjing Yu、Yong Liu和Mudan Liu,废LiFePO再生4通过同时涂层和掺杂策略,国际矿业杂志。金属。马特。第30卷(2023年),第6期,第1162-1170页。 https://doi.org/10.1007/s12613-022-2577-2
引用本文 PDF格式 XML格式 SpringerLink公司
研究论文

采用包覆和掺杂同步改性策略修复废旧磷酸亚铁锂4制备高性能正极材料

  • 通讯作者:

    喻万景电子邮件:yuwj2005@163.com

文章亮点

  • (1)系统研究了短流程固相烧结法修复废旧磷酸亚铁锂4正极材料。
  • (2)提出了补锂过程中碳包覆与镁离子掺杂同步改性的策略。
  • (3)总结了修复再生磷酸亚铁锂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提升的机理。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渐普及导致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对废旧电池正极材料进行修复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环保和经济意义。通过传统浸出方式回收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能够实现正极材料的资源化利用,但存在流程复杂、经济效益低、污染严重等问题;而仅通过补锂的方式修复得到的再生正极材料存在循环稳定性差的缺陷。本研究通过固相烧结法补充废旧磷酸亚铁锂4中损失的锂离子,并加入葡萄糖促进 3+还原的同时在磷酸亚铁锂4表面形成碳包覆层。此外,在补锂过程中加入2+实现修复再生和掺杂改性同步进行。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中同步掺入2+可以明显提高晶体结构稳定性以及锂离子扩散系数。再生磷酸亚铁锂4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C、Mg-RLFP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31.8毫安时●克−1,200圈和400圈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8.8%和92.2%;0.1℃和10℃,Mg-RLFP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42.9毫安时·克−195.5毫安时●克−1研究结果表明,补锂过程中采用碳包覆与镁离子掺杂同步改性的策略能够有效地修复废旧磷酸亚铁锂4正极材料。
  • 研究文章

    废LiFePO的再生4通过同时涂层和掺杂策略作为高性能阴极材料

    +作者关联
    • 随着退役电动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加,大量废弃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急需处理。然而,回收金属盐的常用浸出方法在经济上效率低且污染严重。同时,仅通过锂修复获得的回收材料在循环稳定性方面的性能有限。在此,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固相还原法来回收废LiFePO4通过同时引入镁2+异原子掺杂离子。颗粒团聚、碳层断裂、锂损失和铁的问题3+废LiFePO中的缺陷4也解决了这个问题。结果表明,Mg2+再生过程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锂离子+扩散系数。再生LiFePO4电化学性能显著提高,比放电容量为143.2 mAh·g−1在0.2℃下,其容量保持率在1℃下200次循环后从37.9%大幅提高到98.5%。特别是其放电容量可达95.5 mAh·g−110℃时,高于废LiFePO4(55.9毫安时·克−1). 所有这些结果表明,提出的碳涂层和镁同时再生策略2+掺杂适合于对废LiFePO进行有效处理4.
    • 加载
    • [1]
      B.He、G.Y.Li、J.J.Li、,.,硒化钼2@碳纳米管核壳纳米结构作为晶粒促进剂,具有直接锂离子2O(运行)2锂-氧电池的形成/分解催化能力,高级能源主管。,11(2021),第18号,第2003263条。数字对象标识:10.1002/aenm.200203263
      [2]
      X.Yi、F.Q.Zhang、J.Wang、,.,N–C的简易合成/Si@G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阳极材料,J.合金成分。,872(2021),第159716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jallcom.2021.159716
      [3]
      毛总、余总、周总、,.,使用电子导体RuO改善高镍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2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保护层,申请。冲浪。科学。,531(2020),第147245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apsusc.2020.147245
      [4]
      Y.Zhang、Y.Ouyang、L.Liu、,.,Na的合成与表征0.44二氧化锰2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J.美分。南方大学。第26期(2019年),第6期,第1510页。数字对象标识:2007年10月17日/11771-019-4107-6
      [5]
      B.Gangaja、S.Nair和D.Santhanagopalan,LiFePO的再利用、再循环和再生4废锂离子电池的阴极,用于充电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ACS可持续化学。工程师。第9卷(2021年),第13期,第4711页。数字对象标识:10.1021/acssuschemeng.0c08487
      [6]
      X.H.Yue、C.C.Zhang、W.B.Zhang和F.S.Zhang,从废LiFePO中回收磷4用于多功能缓释肥料制备和同时回收锂的电池,化学。工程师J。,426(2021),第131311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cej.2021.131311
      [7]
      郑晓霞、宁J.L.、刘文伟、胡鹏杰、吕J.F.和庞J.,锌浸出渣还原焙烧和人工硫化矿物浮选过程中硫酸铅和硫酸锌的反应行为,国际矿业杂志。金属。马特。第28卷(2021年),第3期,第358页。数字对象标识:2017年10月10日至2012年2月20日
      [8]
      Q.K.Jing、J.L.Zhang、Y.B.Liu、W.J.Zhanng、Y.Q.Chen和C.Y.Wang,废LiFePO的直接再生4采用绿色高效的一步水热法,ACS可持续化学。工程师。第8卷(2020年),第48期,第17622页。数字对象标识:10.1021/acssuschemeng.0c07166
      [9]
      X.L.Xu、G.Z.Li、Z.W.Fu、,氢还原钒酸钠纳米线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J.美分。南方大学。第26期(2019年),第6期,第1540页。数字对象标识:2007年10月17日/11771-019-4110-y
      [10]
      毕洪杰、朱洪斌、祖立中、,.,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内芯回收的低温热预处理工艺,废物管理。物件。,39(2021),第1期,第146页。数字对象标识:10.1177/0734242X20957403
      [11]
      Q.Li、X.Lin、Q.Luo、,.,储氢合金吸氢和脱氢过程的动力学:综述,国际矿业杂志。金属。马特。,29(2022),第1期,第32页。数字对象标识:2007年10月17日/12613-021-2337-8
      [12]
      B.Makuza、Q.H.Tian、X.Y.Guo、K.Chattopadhyay和D.W.Yu,废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火法选择:综合评述,J.电源,491(2021),第229622条。数字对象标识:10.1016/j.jpowsour.2021.229622
      [13]
      J.Kumar、X.Shen、B.Li、H.Z.Liu和J.M.Zhao,选择性回收Li和FePO4来自废LiFePO4有机酸阴极废料及再生LiFePO的性能4,废物管理。第113页(2020年),第32页。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wasman.2020.05.046
      [14]
      H.J.Bi、H.B.Zhu、J.L.Zhan、L.Zu、Y.X.Bai和H.B.Li,回收废磷酸铁锂电池中铝和磷酸铁锂成分的环保自动化生产线,废物管理。物件。第39页(2021年),第9期,第1164页。数字对象标识:10.1177/0734242X20982060
      [15]
      K.He、Z.Y.Zhang和F.S.Zhang,选择性剥离废LiFePO4通过破坏晶体结构和粘结剂基体来实现阴极的有效回收,J.危险。马特。386(2020),第121633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hazmat.2019.121633
      [16]
      W.B.Lou,Y.Zhang,Y.张,含铝废LiFePO的浸出性能4H中的阴极粉末2SO公司4水溶液,事务处理。有色金属。Soc.中国,31(2021),第3期,第817页。数字对象标识:10.1016/S1003-6326(21)65541-3
      [17]
      Y.F.Meng、H.J.Liang、C.D.Zhao、,.,废石墨/LiFePO中阴极/阳极的并行循环化学4电池:设计独特的阳离子/阴离子协同工作的双离子电池,能源化学杂志。第64页(2022年),第166页。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chechem.2021.04.047
      [18]
      Y.Dai、Z.D.Xu、D.Hua、H.N.Gu和N.Wang,理论摩尔铁3+从废LiFePO中回收锂4电池:一种无酸、高效和选择性的工艺,J.危险。马特。,396(2020),第122707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jhazmat.2020.122707
      [19]
      宋玉凤、谢碧玉、宋雪莲、,.,LiFePO的再生4来自废锂离子电池通过以酸浸和水热合成为特征的简易工艺,绿色化学。第23卷(2021年),第11期,第3963页。数字对象标识:10.1039/D1GC00483B
      [20]
      T.Wang、X.S.Yu、M.Fan、,.,废LiFePO的直接再生4通过石墨预锂化战略,化学。Commun公司。,56(2019),第2期,第245页。数字对象标识:10.1039/C9CC08155K
      [21]
      H.J.Bi、H.B.Zhu、L.Zu、Y.Gao、S.Gao和Y.X.Bai,从废磷酸铁锂电池中回收阴极材料的环保技术,废物管理。物件。,38(2020),第8期,第911页。数字对象标识:10.1177/0734242X20931933
      [22]
      Z.Li、L.H.He、Y.F.Zhu和C.Yang,从废LiFePO中生产LiOH的一种绿色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4,ACS可持续化学。工程师。第8卷(2020年),第42期,第15915页。数字对象标识:10.1021/acssuschemeng.0c04960年10月21日
      [23]
      X.L.Li、J.Zhang、D.W.Song、J.S.Song和L.Q.Zhang,从废弃的LiFePO中直接再生回收的阴极材料混合物4电池,J.电源,345(2017),第78页。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jpowsour.2017.01.118
      [24]
      Q.Liang、H.F.Yue、S.F.Wang、S.Y.Yang、K.H.Lam和X.H.Hou,商用LiFePO的回收和晶体再生4阴极材料,电子化学。学报,330(2020),第135323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electact.2019.135323
      [25]
      Q.F.Sun、X.L.Li、H.Z.Zhang、,.,重新合成LiFePO4/C材料通过绿色全固态路线从回收的阴极中提取,J.合金成分。,818(2020),第153292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jallcom.2019.153292
      [26]
      H.Choi、J.Y.Seo和C.S.Kim,Mg浅掺杂对LiFePO结构和磁性的影响4三叶绿柱石,IEEE传输。Magn.公司。,57(2021),第2号,第2200305条。数字对象标识:10.1109/TMAG.2020.3014728
      [27]
      D.Goonetileke、T.Faulkner、V.K.Peterson和N.Sharma,掺镁LiFePO的结构证据4商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极化,J.电源,394(2018),第1页。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jpowsour.2018.05.024
      [28]
      P.P.Xu、Q.Dai、H.P.Gao、,.,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有效地直接回收锂离子电池阴极,焦耳第4期(2020年),第12期,第2609页。数字对象标识:10.1016/j.焦耳.2020.10.008
      [29]
      P.W.Liu、Y.N.Zhang、P.Dong、,.,废LiFePO的直接再生4带有预氧化和V掺杂的阴极材料,J.合金成分。,860(2021),第157909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jallcom.2020.157909
      [30]
      J.Li、Y.Wang、L.H.Wang、B.Liu和H.M.Zhou,废LiFePO的简易回收和再生工艺4电池,J.马特。科学。马特。电子。第30期(2019年),第15期,第14580页。数字对象标识:2007年10月10日/10854-019-01830-y
      [31]
      L.H.Wang、J.Li、H.M.Zhou、,.,废磷酸铁锂电池再生阴极材料混合物,J.马特。科学。马特。电子。,29(2018),第11期,第9283页。数字对象标识:2007年10月10日/10854-018-8958-7
      [32]
      Y.D.Huang、R.T.Yu、G.Q.Mao、,.,唯一铁磷@C具有多面体结构就地涂有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J.合金成分。,841(2020),第155670条。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jallcom.2020.155670
      [33]
      郑建中、姚义勇、毛国强、,.,铁-硫化锌Fe2S公司5/铁1–x个来源于金属-有机框架的S@C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阳极材料,J.马特。化学。A类第7卷(2019年),第27期,第16479页。数字对象标识:10.1039/C9TA03271A
      [34]
      H.Tong,Q.J.Zhou,B.Zhang,X.Wang和W.J.Yu,一种用于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新型核壳结构富镍层状正极材料,工程科学。第8页(2019年),第25页。数字对象标识:10.30919/es8d502
      [35]
      郑建中、杨振中、何振杰、童宏、于伟杰、张振峰,现场形成的LiNi0.8有限公司0.150.05O(运行)2@李4二氧化硅4锂离子电池用具有高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的复合正极材料,纳米能源,53(2018),第613页。数字对象标识:2016年10月10日/j.nanoen.2018.09.014

    目录


    •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