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p/uwa/wpaper/16-08.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纸张

中国生育率和储蓄的收缩:长期的国内和全球影响

作者

上市的:
  • 简·戈尔利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世界中心)

  • 罗德·泰尔斯

    (西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应用宏观经济分析中心)

  • 周一笑

    (科廷大学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与财产系)

摘要

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但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之后,中国的改革和政策议程旨在使经济向消费方向重新平衡,同时将GDP增长率保持在接近7%的水平。它面临的不利因素之一是人口收缩,这带来了劳动力增长放缓,甚至可能是负增长,以及相对快速的老龄化。虽然以消费为导向的政策和日益增长的老年依赖性导致储蓄率降低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再平衡,但从长远来看,这将降低GDP增长和人均收入。此外,虽然从独生子女政策有效过渡到二胎政策将有助于维持增长,并最终缓解老年人的抚养问题,但这将使实际人均收入下降。使用全球经济和人口模型来研究这些难题,该模型体现了生育率和储蓄率影响经济绩效的主要渠道。结果量化了相关的权衡,并表明中国持续的人口和储蓄收缩也会改变全球经济的轨迹。

建议引用

  • Jane Golley&Rod Tyers&Yixiao Zhou,2016年。"中国生育率和储蓄的收缩:长期的国内和全球影响,"经济学讨论/工作文件16-08,西澳大利亚大学经济系。
  • 手柄:RePEc:uwa:wpaper:16-08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文件URL: https://ecompapers.biz.uwa.edu.au/paper/PDF%20of%20讨论%20Papers/2016/DP%2016.08%20Golley,%20J.%20等%20实际%20-%20合同%20in%20Chinese%20Fertity%20和%20Savings-Long%20Run%20Domestic%20and%20Global%20Implications.pdf
    下载限制:
    ---><---

    此项目的其他版本:

    IDEAS上列出的参考文献

    作为
    1. Harris,Richard G.和Robertson,Peter E.,2013年。"新兴巨头的贸易、工资和技能积累,"国际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89卷(2),第407-421页。
    2. He Dong,Lillian Cheung,Wenlang Zhang,Tommy Wu,2012年。"资本账户自由化将如何影响中国的资本流动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20卷(6),第29-54页,11月。
    3. Franco Modigliani和Shi Larry Cao,2004年。"中国储蓄难题与生命周期假说,"经济文学杂志,美国经济协会,第42卷(1),第145-170页,3月。
    4. Stuart Basten和Quanbao Jiang,2015年。"中国的生育率: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人口研究《Taylor&Francis Journals》,第69卷(补充1),第97-105页,4月。
    5. Charles Yuji Horioka和Junmin Wan,2007年。"中国居民储蓄的决定因素:基于省级数据的动态面板分析,"货币、信贷与银行杂志,布莱克威尔出版社,第39卷(8),第2077-2096页,12月。
    6. Chinn,Menzie D.&Ito,Hiro,2007年。"经常账户余额、金融发展和机构:分析世界“储蓄过剩”,"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26卷(4),第546-569页,6月。
    7. 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1956年。"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70卷(1),第65-94页。
    8. Rod Tyers和Qun Shi,2007年。"人口变化与政策应对: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30卷(4),第537-566页,4月。
    9. Dennis Tao Yang、Junsen Zhang和Shaojie Zhou,2012年。"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这么高?,"NBER章节,单位:资本化中国,第249-278页,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10. 大卫·E·布鲁姆和威廉姆森,杰弗里·G,1998年。"新兴亚洲的人口转变和经济奇迹,"世界银行经济评论,世界银行,第12(3)卷,第419-455页,9月。
    11. Lawrence J.Lau、Yingyi Qian和Gerard Roland,2000年。"无失败者的改革:对中国转型双轨制的解读,"政治经济学杂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108卷(1),第120-143页,2月。
    12. Marcos D.Chamon和Eswar S.Prasad,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为何上升?,"《美国经济杂志》:宏观经济学,美国经济协会,第2卷(1),第93-130页,1月。
    13. Olivier Blanchard和Francesco Giavazzi,2006年。"中国的再平衡增长:一种三手方法,"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14卷(4),第1-20页,8月。
    14. 泰尔斯,罗德,2015年。"中国崛起和转型的国际效应: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视角,"亚洲经济杂志,爱思唯尔,第37卷(C),第1-19页。
    15. Ianchovicina,Elena和McDougall,Robert,2000年。"动态Gtap的理论结构,"技术论文28723,普渡大学全球贸易分析中心,全球贸易分析项目。
    16. Rod Tyers和Ying Zhang,2011年。"人民币升值,"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34卷(2),第265-297页,2月。
    17. Liu,Jing&Nico van Leeuwen&Tri Thanh Vo&Rod Tyers&Thomas W.Hertel,1998年。"在GTAP中按技能水平分解劳动报酬,"GTAP技术文件314,普渡大学农业经济系全球贸易分析中心。
    18. 布鲁姆(Bloom)、大卫·E·&坎宁(David E.&Canning)、大卫与胡(David&Hu)、林林与刘(Linlin&Liu)、袁丽与马哈尔(Yuanli&Mahal)、阿杰与叶(Ajay&Yip)、温妮(Winnie),2010年。"中国和印度人口健康和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38卷(1),第17-33页,3月。
    19. 马国南,王毅,2010。"中国高储蓄率:神话与现实,"国际经济学,CEPII研究中心,第122期,第5-39页。
    20. Tyers,Rod,2014年。"向内寻求变革性增长,"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9卷(C),第166-184页。
    21. Ianchovichina,Elena&Walmsley,Terrie L.(编辑),2012年。"全球经济分析的动态建模与应用,"剑桥图书,剑桥大学出版社,编号97811070024321911月。
    22. 杜清源,魏尚进,2016。"达尔文视角下的“汇率低估”,"欧洲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83卷(C),第111-138页。
    23. Barry Eichengreen,2010年。"全球失衡与布雷顿森林的教训,"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1版,第1卷,编号0262514141,12月。
    24. Paul De Grauwe、Zhaoyong Zhang和Rod Tyers,2016年。"增长放缓和经济衰退的脆弱性:更新中国的全球影响,"苏格兰政治经济学杂志苏格兰经济学会,第63卷(1),第66-88页,2月。
    25. Golley,Jane和Meng,Xin,2011年。"中国的剩余劳动力用完了吗?,"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2卷(4),第555-572页。
    26. Rod Tyers和Ying Zhang,2014年。"实际汇率决定与中国之谜,"亚太经济文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学院,第28卷(2),第1-32页,11月。
    27. 世界银行集团,2016年。"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2016年达累斯勒蒙德发展友好关系】,"世界银行出版物-书籍,世界银行集团,编号23347,12月。
    28. 方才,2012。"即将到来的人口统计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年龄因素,"亚洲经济论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11卷(1),第95-111页,Winter/Sp。
    29. 世界银行,2013年。"全球发展视野:未来资本——相互依存世界中的储蓄和投资,"世界银行出版物-书籍,世界银行集团,编号13431,12月。
    30. 罗德·泰勒(Rod Tyers)、伊恩·贝恩(Iain Bain)和贾维·维迪(Jahnvi Vedi),2007年。"技术移民自由化的全球经济影响,"DEGIT会议文件c012_028,DEGIT,动力学,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
    31. C.Fred Bergsten、Charles Freeman和Nicholas R.Lardy,2008年。"中国的崛起:挑战与机遇,"彼得森学院出版社:所有书籍,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编号4174。
    32. Vipin Arora和Rod Tyers和Ying Zhang,2014年。"重建储蓄过剩:亚洲过度储蓄的全球影响,"经济学讨论/工作文件14-24,西澳大利亚大学经济系。
    33. 世界银行集团,2015年。"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通知sobre el desarrollo mundial 2015:mente,sociedad y conducta-全景总览】,"世界银行出版物-书籍,世界银行集团,编号20597,12月。
    34. Wei,Zheng&Hao,Rui,2010年。"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38卷(4),第472-491页,12月。
    35. repec:hal:spmain:info:hdl:2441/5e8993t1rs83t9os9ctp26bhfv未在IDEAS上列出
    36. 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R.Lardy),2012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彼得森学院出版社:所有书籍,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编号6260。
    37. Ito,Hiro,2009年。"美国当时与日本、现在与中国的经常账户辩论,"亚洲经济杂志爱思唯尔,第20卷(3),第294-313页,5月。
    38. Ianchovichina,Elena&Walmsley,Terrie L.(编辑),2012年。"全球经济分析的动态建模与应用,"剑桥图书,剑桥大学出版社,编号978110701169411月。
    39. 吴彦瑞,2011。"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回顾,"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杂志《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9卷(2),第111-126页。
    40. 黄一平、张健、杨凌秀,2013。"中国消费复苏与经济再平衡,"亚洲经济论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12卷(1),第47-67页,Winter/Sp。
    完整参考文献 (包括与IDEAS上的项目不匹配的项目)

    引文

    引文由CitEc项目,订阅其RSS源用于此项目。
    作为


    引用人:

    1. 周一晓(Zhou,Yixiao)和泰勒(Tyers,Rod),2019年。"中国的自动化和不平等,"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58卷(C)。
    2. Jane Golley&Rod Tyers&Yixiao Zhou,2018年。"中国生育率和储蓄收缩:长期全球影响,"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41卷(11),第3194-3220页,11月。
    3. Jiamin Lim和Arianna Cowling,2016年。"中国人口前景,"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公告(停止打印)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第35-42页,6月。
    4. Grace Taylor和Rod Tyers,2017年。"长期停滞:澳大利亚的决定因素和后果,"经济记录澳大利亚经济学会,第93卷(303),第615-650页,12月。
    5. Prayudhi Azwar和Rod Tyers,2016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外部冲击与印尼经济表现,"CAMA工作文件2016-58,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应用宏观经济分析中心。

    最相关的项目

    这些是最常引用与本书相同作品的项目,也被与本书同样的作品引用。
    1. Jane Golley&Rod Tyers&Yixiao Zhou,2018年。"中国生育率和储蓄收缩:长期全球影响,"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41卷(11),第3194-3220页,11月。
    2. 泰尔斯,罗德,2015年。"中国崛起和转型的国际效应: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视角,"亚洲经济杂志爱思唯尔,第37卷(C),第1-19页。
    3. Paul De Grauwe、Zhaoyong Zhang和Rod Tyers,2016年。"增长放缓和经济衰退的脆弱性:更新中国的全球影响,"苏格兰政治经济学杂志苏格兰经济学会,第63卷(1),第66-88页,2月。
    4. 罗德·泰尔斯,2016年。"中国与全球宏观经济相互依存,"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39卷(11),第1674-1702页,11月。
    5. Rod Tyers和Ying Zhang,2014年。"实际汇率决定与中国之谜,"亚太经济文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学院,第28卷(2),第1-32页,11月。
    6. Rod Tyers和Yixiao Zhou,2019年。"金融一体化与中国经济增长激增的全球效应,"CAMA工作文件2019-09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应用宏观经济分析中心。
    7. 罗德·泰尔斯,2015年。"金融一体化与中国的全球影响,"经济学讨论/工作文件15-02,西澳大利亚大学经济系。
    8. Vipin Arora&Rod Tyers&Ying Zhang,2014年。"重建储蓄过剩:亚洲过度储蓄的全球影响,"经济学讨论/工作文件14-24,西澳大利亚大学经济系。
    9. 罗德·泰勒,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议程的短期效应分析,"CAMA工作文件2014-29,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应用宏观经济分析中心。
    10. Rod Tyers和Yixiao Zhou,2020年。"中美对抗:宏观政策选择,"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43卷(9),第2286-2314页,9月。
    11. 顾、新华、谭、裴荪、李国强、赵庆斌,2020年。"中国高储蓄的另一种解释:不平等加剧,"国际经济与金融评论,爱思唯尔,第69卷(C),第1082-1094页。
    12. GOLLEY,Jane&WEI,Zheng,2015年。"中国人口动态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35卷(C),第15-32页。
    13. Chang,Xiao&An,铜梁&谭,裴孙&顾,新华社,2020。"国民储蓄率与部门收入分配:对中国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61(C)卷。
    14. Rod Tyers和Ying Zhang,2014年。"经济改革议程的短期影响,"经济学讨论/工作文件14-16,西澳大利亚大学经济系。
    15. Rod Tyers、Ying Zhang和Tsun Se Cheong,2013年。"中国储蓄与全球经济绩效,"经济学讨论/工作文件13-20,西澳大利亚大学经济系。
    16. 泰尔斯,罗德,2014年。"向内看变革性增长,"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9卷(C),第166-184页。
    17. 蒂尔·范·特雷克和西蒙·斯图恩。,2012"收入不平等是大衰退的原因对当前辩论的调查,"国际劳工组织工作文件994709343402676,国际劳工组织。
    18. 安德烈亚·弗拉卡索(Andrea Fracasso),2015年。"经济平衡与增长: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前景,"DEM讨论文件2015/07,经济与管理系。
    19. Rod Tyers和Ying Zhang,2011年。"人民币升值,"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34卷(2),第265-297页,2月。
    20. Jane Golley和Rod Tyers,2012年。"中国性别“再平衡”:全球层面的分析,"CAMA工作文件2012-46,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应用宏观经济分析中心。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JEL公司分类:

    • 42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宏观经济方面——国际政策协调和传递
    • 43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宏观经济方面——开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 47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宏观经济方面——预测和模拟:模型和应用

    NEP字段

    这篇论文已在下面宣布NEP报告: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你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uwa:wpaper:16-08。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如果CitEc公司识别了书目参考,但没有将RePEc中的项目链接到它,您可以帮助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此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需要检查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此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其作者、标题、摘要、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Sam Tang(以下电子邮件可用)。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s://edirc.repec.org/data/deuwaau.html.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思想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