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p/inq/inqwps/ecineq2017-433.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纸张

中国不平等的大逆转

作者

上市的:
  • 拉维·坎伯

    (美国康奈尔大学)

  • 王悦(Yue Wang)

    (美国康奈尔大学)

  • 张小波

    (北京大学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中国)

摘要

中国的高度不平等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然而,对自2010年以来的最新趋势进行评估的工作有限。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新的政策工具的实施,重新审视中国的不平等现象应该能为我们提供最新的信息,了解其演变过程以及这些经济和政策变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认为,在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急剧持续增长之后,中国的不平等现象现在趋于平稳,甚至有所下降。这一论点是使用一系列数据来源和一系列关于不平等的衡量标准和观点进行的。通过收入来源和人口亚群的分解,进一步研究了不平等的演变。从政策转变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对这些趋势进行了初步解释。关于中国不平等的叙述现在需要集中于这一重大转变的原因。

建议引用

  • Ravi Kanbur、Yue Wang和Xiaobo Zhang,2017年。"中国不平等的大逆转,"工作文件433,ECINEQ,经济不平等研究会。
  • 手柄:RePEc:inq:inqwps:ecineq2017-433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文件URL: http://www.ecineq.org/milano/WP/ECINEQ2017-433.pdf
    下载限制:
    ---><---

    此项目的其他版本:

    IDEAS上列出的参考文献

    作为
    1. Satya Paul,2004年。"收入来源对不平等的影响,"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73卷(1),第435-451页,2月。
    2. 张晓波,杨,金,王,盛林,2011。"中国已达到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2卷(4),第542-554页。
    3. Fleisher,Belton&Li,Haizheng&Zhao,Min Qiang,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地区不平等,"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92卷(2),第215-231页,7月。
    4. 孟欣和格雷戈里,罗伯特和王,尤娟,2005。"1986年至2000年中国城市的贫困、不平等和增长,"比较经济学杂志Elsevier,第33卷(4),第710-729页,12月。
    5. Lee,Jongchul,2013年。"中国城市收入不平等的省级视角及财产和商业收入的作用,"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6卷(C),第140-150页。
    6. Facundo Alvaredo&Lucas Chancel&Thomas Piketty&Emmanuel Saez&Gabriel Zucman,2017年。"全球不平等动态:WID.world的新发现,"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107(5)卷,第404-409页,5月。
    7. Satya Paul、Zhao Chen和Ming Lu,2017年。"家庭收入构成对中国城市不平等水平和加剧的贡献,"亚太经济杂志《泰勒和弗朗西斯杂志》,第22卷(2),第212-226页,4月。
    8. 拉维·坎伯(Ravi Kanbur)和张晓波(Xiaobo Zhang),2005年。"中国地区不平等五十年:中央计划、改革和开放之旅,"发展经济学综述Wiley Blackwell,第9卷(1),第87-106页,2月。
    9. 孟欣、沈、凯玲、薛、森,2013。"1988-2009年中国经济改革、教育扩张与城市男性收入不平等,"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1卷(1),第227-244页。
    10. Chi,Wei&Li,Bo&Yu,秋梅,2011。"中国城市收入不平等加剧的分解:一种分配方法,"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2卷(3),第299-312页,9月。
    11. Chen,Zhihong&Ge,Ying&Lai,Huiwen,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与工资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世界发展爱思唯尔,第39卷(8),第1322-1332页,8月。
    12. 约翰·奈特(John Knight)、李石(LI Shi)和万海源(WAN Haiyuan),2016年。"2002-2003年中国财富不平等加剧,"经济学系列工作文件816,牛津大学经济系。
    13. Wei,Shang-Jin&Zhang,Xiaobo&Liu,Yin,2017年。"作为身份竞争的住房所有权:一些理论和证据,"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127(C)卷,第169-186页。
    14. 张传川,2015。"收入不平等与住房获得:来自中国的证据,"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36卷(C),第261-271页。
    15. 张春妮与徐,齐与周,向与张,肖波与谢,于,2014。"中国的贫困率被低估了吗?最近四项调查的新证据,"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31卷(C),第410-425页。
    16. 罗宾逊,谢尔曼,1976年。"关于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U假设的注记,"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66卷(3),第437-440页,6月。
    17. Cheng,Yuk-shing&Li,Sung-ko,2006年。"收入不平等与效率:一种分解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经济学快报爱思唯尔,第91卷(1),第8-14页,4月。
    18. 魏尚进,张晓波,2011。"竞争性储蓄动机:来自中国性别比率和储蓄率上升的证据,"政治经济学杂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119卷(3),第511-564页。
    19. repec:wyi:journl:002165未在IDEAS上市
    20. Yanan Li&Ravi Kanbur&Carl Lin,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间的最低工资竞争,"发展研究杂志《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55卷(12),第2479-2494页,12月。
    21. Chi,Wei,2012年。"资本收入与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0卷(2),第228-239页。
    22. Valerio Mendoza,Octasiano M.,2016年。"优惠政策与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证据,"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40卷(C),第228-240页。
    23. Christoph Lakner&Branko Milanovic,2016年。"全球收入分配:从柏林墙倒塌到经济大衰退,"世界银行经济评论,世界银行,第30(2)卷,第203-232页。
    24. Luc Christiaensen、Lei Pan和Sangui Wang,2013年。"落后地区脱贫途径:来自中国西部农村的证据,"农业经济学,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第44卷(1),第25-44页,1月。
    25. Wan,Guanghua&Lu,Ming&Chen,Zhao,2006年。"短期和长期的不均衡增长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比较经济学杂志Elsevier,第34卷(4),第654-667页,12月。
    26. Li,Chao和Gibson,John,2013年。"中国地区不平等加剧:事实还是捏造?,"世界发展爱思唯尔,第47卷(C),第16-29页。
    27. Daron Acemoglu和James A.Robinson,2002年。"库兹涅茨曲线的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综述Wiley Blackwell,第6卷(2),第183-203页,6月。
    28. Golley,Jane和Meng,Xin,2011年。"中国的剩余劳动力用完了吗?,"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2卷(4),第555-572页。
    29. 约翰·奈特,2014年。"中国的不平等:综述,"世界银行研究观察员,世界银行,第29卷(1),第1-19页。
    30. Ravi Kanbur和Juzhong Zhung,2013年。"亚洲的城市化和不平等,"亚洲发展评论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30卷(1),第131-147页,3月。
    31. 范生根、坎伯、拉维、张晓波,2010。"中国地区差异:经验与政策,"工作文件57041,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系。
    32. 阿普尔顿,西蒙和宋,丽娜和夏,清洁,2014。"1988-2008年中国城镇工资不平等的分位数分析证据,"世界发展爱思唯尔,第62卷(C),第1-13页。
    33. GOH,Chor-ching&LUO,Xubei&ZHU,Nong,2009年。"收入增长、不平等与减贫:中国八省的个案研究,"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0卷(3),第485-496页,9月。
    34. Demurger,Sylvie&Fournier,Martin&Li,Shi,2006年。"重新审视中国城市收入差距(1988-2002),"经济学快报Elsevier,第93卷(3),第354-359页,12月。
    35. Terry Sicular、Yue Ximing、Björn Gustafsson和Li Shi,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不平等,"收入和财富审查国际收入和财富研究协会,第53卷(1),第93-126页,3月。
    36. 张晓波,2006。"中国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对增长和不平等的影响,"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34卷(4),第713-726页,12月。
    37. 王祖祥和SMYTH,Russell和NG,Yew Kwang,2009年。"一个新的有序Lorenz曲线族及其在衡量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中的应用,"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0(2)卷,第218-235页,6月。
    38. John Gibson和Chao Li,2017年。"中国人口和人均数据的错误使用:结构性审查和批判性检验,"经济调查杂志Wiley Blackwell,第31卷(4),第905-922页,9月。
    39. 张晓波,张洪林,2002。"地区不平等,",收录人:尚金伟、关中詹姆斯·温和周慧忠(编辑),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第8章,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40. 刘德强,2015。"中国经济是否已度过刘易斯转折点?,"亚太经济杂志《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20卷(3),第404-422页,7月。
    41. 罗,徐蓓,王,岳-000541442,张晓波,2019。"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政策研究工作文件系列8810,世界银行。
    42. Chan、Kenneth S.和Zhou、Xianbo和Pan、Zhewen,2014年。"增长与不平等的关系:以中国为例,"《国际经济学与金融评论》,爱思唯尔,第34卷(C),第230-236页。
    43. 范生根(Shenggen Fan)、坎贝尔(Ravi Kanbur)、魏尚进(Shang-Jin Wei)和张晓波(Xiaobo Zhang),2013年。"中国经济学:成功与挑战,"NBER工作文件19648年,国家经济研究局。
    44. Li,Shi&Sato,Hiroshi&Sicular,Terry(编辑),2013年。"中国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剑桥图书,剑桥大学出版社,编号978110700291311月。
    45. Banerjee,Abhijit V和Duflo,Esther,2003年。"不平等与增长:数据能说什么?,"经济增长杂志,施普林格,第8卷(3),第267-299页,9月。
    46. Cheong,Tsun Se&Wu,Yanrui,2014年。"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中国区域不平等的影响,"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31卷(C),第339-350页。
    47. Anand,Sudhir&Kanbur,S.M.R.,1993年。"不平等与发展批判,"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1卷(1),第19-43页,6月。
    48. Li,Tingting&Lai,Jennifer T.&Wang,Yong&Zhao,Dingtao,2016年。"改革后中国不平等与增长的长期关系:来自动态面板模型的新证据,"《国际经济学与金融评论》爱思唯尔,第41卷(C),第238-252页。
    49. Alwyn Young,1995年。"数字霸权:面对东亚增长经验的统计现实,"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110卷(3),第641-680页。
    50. Douglas Gollin,2014年。"刘易斯模型:60年回顾,"经济展望杂志,美国经济协会,第28卷(3),第71-88页,夏季。
    51. Kanbur,Ravi&Zhang,Xiaobo,1999年。"哪个地区不平等?1983年至1995年中国城乡和内海岸不平等的演变,"比较经济学杂志Elsevier,第27(4)卷,第686-701页,12月。
    52. 沈,燕,姚,杨,2008。"基层民主是否减少了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公共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92卷(10-11),第2182-2198页,10月。
    53. Lerman,Robert I和Yitzhaki,Shlomo,1985年。"按收入划分的收入不平等影响,"经济学与统计学综述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67卷(1),第151-156页,2月。
    54. 蔡,方,杜,杨,2011。"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2卷(4),第601-610页。
    完整参考文献 (包括与IDEAS上的项目不匹配的项目)

    最相关的项目

    这些是最常引用与本书相同作品的项目,也被与本书同样的作品引用。
    1. Kanbur,Ravi&Wang,Yue&Zhang,Xiaobo,2021年。"中国不平等的大逆转,"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9卷(2),第467-482页。
    2. repec:zbw:bofitp:2017_006未在IDEAS上列出
    3. Martin Ravallion和Shaohua Chen,2022。"这真的是库兹涅茨曲线吗?中国收入不平等的转折点,"经济不平等杂志,施普林格;经济不平等研究学会,第20卷(4),第749-776页,12月。
    4. 周一晓(Zhou,Yixiao)和泰勒(Tyers,Rod),2019年。"中国的自动化和不平等,"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58卷(C)。
    5. 彭斌(Peng Bin)和安德烈亚·弗拉卡索(Andrea Fracasso),2017年。"中国的区域消费不平等:州一级的瓦哈卡盲分解,"成长与变化Wiley Blackwell,第48卷(3),第459-486页,9月。
    6. Mu,Ren,2022年。"感知相对收入、公平和政府角色:来自中国随机调查实验的证据,"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73(C)卷。
    7. 叶晓苏(Xiaosu Ye)、马列(Lie Ma)、叶昆辉(Kunhui Ye)和陈建涛(Jiantao Chen)、谢秋秋(Qiu Xie),2017年。"从部门结构、空间政策和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区域不平等——以中国重庆为例,"持续性,MDPI,第9卷(4),第1-17页,4月。
    8. 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李阳(Li Yang)和加布里埃尔·祖克曼(Gabriel Zucman),2019年。"1978年至2015年中国的资本积累、私有财产和不平等加剧,"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109(7)卷,第2469-2496页,7月。
    9. 瞿兆鹏,赵忠,2017。"中国城市的玻璃天花板效应:2002-2007年城乡移民的工资不平等,"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42卷(C),第118-144页。
    10. Jing Li&Tsun Se Cheong&Jianfa Shen&Dahai Fu,2019年。"城市化与城乡消费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新加坡经济评论,世界科学出版有限公司,第64卷(04),983-996页,9月。
    11. 约翰·奈特(John Knight),2014年。"中国的不平等:综述,"世界银行研究观察员,世界银行,第29卷(1),第1-19页。
    12. Hrushikesh Mallick&Mantu Kumar Mahalik&Hemachandra Padhan,2020年。"全球化加剧了两个最大新兴经济体的收入不平等吗?外国直接投资和汇款流入的作用,"国际经济学评论,施普林格;《幸福经济学与人际关系》,第67卷(4),第443-480页,12月。
    13. 刘雪月,左雪晶,2023。"从平等到两极分化:1988年至2016年中国城市性别收入差距的变化,"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爱思唯尔,第205(C)卷,第303-337页。
    14. 董晓英、郝于,2018。"收入不平等会影响电力消费吗?来自中国的证据,"能源爱思唯尔,第142(C)卷,第215-227页。
    15. 范生根(Shenggen Fan)、坎贝尔(Ravi Kanbur)、魏尚进(Shang-Jin Wei)和张晓波(Xiaobo Zhang),2013年。"中国经济学:成功与挑战,"NBER工作文件19648年,国家经济研究局。
    16. Gravier-Rymaszewska,Joanna&Tyrowicz,Joanna&Kochanowicz,Jacek,2010年。"中国省内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经济体系爱思唯尔,第34卷(3),第237-258页,9月。
    17. Ravi Kanbur,2017年。"结构转型与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及其后,"IZA讨论文件10636,劳动经济学研究所(IZA)。
    18. Tun Se Cheong和Yanrui Wu,2013年。"全球化与地区不平等,"经济学讨论/工作文件13-10,西澳大利亚大学经济系。
    19. 詹姆斯·阿尔姆(James Alm)和刘永正(Yongzheng Liu),2014年。"中国税费改革与农村不平等,"牛津发展研究《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42卷(1),第38-64页,3月。
    20. Iris Claus&Les Oxley&Chen Wang&Guanghua Wan&Dan Yang,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收入不平等:趋势、决定因素和建议的补救措施,"经济调查杂志Wiley Blackwell,第28卷(4),第686-708页,9月。
    21. 佐藤秀美(Sumie Sato)和福士吉(Mototsugu Fukushige),2012年。"中国经济与东亚国家收入差距,"中国经济杂志,《泰勒·弗朗西斯期刊》,第5卷(1),第1-15页。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关键词

    中国的不平等扭转;不平等数据;不平等趋势;不平等与结构转换;和谐发展与政府政策。;
    所有这些关键字.

    JEL公司分类:

    • 第31天-微观经济学--分配--个人收入和财富分配
    • D63型-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平、正义、不平等和其他规范性标准和衡量
    • O15号机组-经济发展、创新、技术变革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人类发展;收入分配;迁移
    • O53号机组-经济发展、创新、技术变革与增长——全经济国家研究——包括中东在内的亚洲

    NEP字段

    这篇论文已在下面宣布NEP报告: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你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inq:inqwps:ecineq2017-433。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如果CitEc公司识别了书目参考,但没有将RePEc中的项目链接到它,您可以帮助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此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需要检查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本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其作者、标题、摘要、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Maria Ana Lugo(以下电子邮件可用)。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s://edirc.repec.org/data/ecineea.html.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思想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